[实用新型]食用菌用真空窝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7713.X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0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宝;蔡惠军;郑伯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兴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真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用真空窝口装置,属于食用菌窝口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真空吸附固定进行窝口,工作效率高的食用菌用真空窝口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固定架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多根真空棒,真空棒转动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真空棒的顶部安装有齿轮,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升降机构上还安装有齿条驱动气缸,真空棒通过气管与风机相连接,所述风机安装在固定架上,气管的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上设置有堵气气缸,堵气气缸的上安装有堵气塞,真空棒的底部还设置有抱袋气缸,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食用菌包的窝口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用真空窝口装置,属于食用菌窝口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栽培食用菌的菌袋在装满菌料后需要封紧袋口并留出顶孔,使菌袋与菌料结合紧密不剥离以利于以后菌株的生长并有利于菌料通气,传统封紧菌袋口的方式为人工用手拧紧菌袋口然后将拧紧的菌袋口向下塞入菌料中再留出顶孔,这种封口留顶孔方式浪费人力,速度慢,效率低且封口松紧不均匀、不利于菌株的一致性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真空吸附固定进行窝口,工作效率高的食用菌用真空窝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食用菌用真空窝口装置,包括固定架、风机、真空棒、齿条和齿条驱动气缸,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多根真空棒,所述真空棒转动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真空棒的顶部安装有齿轮,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机构上还安装有齿条驱动气缸,所述真空棒通过气管与风机相连接,所述风机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气管的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堵气气缸,所述堵气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用于封堵进气孔的堵气塞,所述真空棒的底部还设置有抱袋气缸,所述抱袋气缸安装在轨道槽的顶部,所述轨道槽上还安装有夹袋装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主要由上连接板、中连接板、光轴、导向滑块和驱动连杆构成,所述固定架的四角设置有多个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内滑动安装有光轴,所述光轴的顶部固定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中连接板,所述光轴和中连接板之间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中连接板上固定有窝口气缸,所述窝口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上连接板上,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曲柄,所述曲柄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曲柄上铰接有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中连接板铰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风机产生负压,利用真空棒对菌包进行吸附固定,然后通过转动真空棒进行旋转袋口,再向下移动真空完成窝口,全自动操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菌包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窝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堵气气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棒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棒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兴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兴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器和激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