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土石围堰混合坝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7740.7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娟;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卢宏,郑俊超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土石 围堰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土石围堰混合坝。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重力坝由于体积小、筑坝技术成熟常被采用。但重力坝抗震能力差,坝趾和坝踵容易出现拉应力。
在重力坝施工前一般会在其上游或下游,或者同时在上下游设置土石围堰,用于临时挡水建,以便于重力坝的施工。当重力坝建成后,需要将土石围堰拆除。拆除过程费时费力,增加造价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增强重力坝的抗震性能,又不增加造价成本的混凝土-土石围堰混合坝。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土石围堰混合坝,包括混凝土制重力坝、沿流水方向与重力坝间隔距离X设置的土石围堰,所述重力坝和土石围堰之间设有将二者连接的连接段,从而使重力坝和土石围堰形成一个整体,连接段顶部覆盖有混凝土层。
上述方案中,将重力坝和土石围堰制成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增加了重力坝的抗震性能,无需拆除土石围堰,土石围堰成为了永久建筑物。
设置混凝土的目的在于防止水流冲刷。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坝与土石围堰的间隔距离X不大于土石围堰的顶部宽度。二者的间距在这个范围内是比较经济的,如果大于这个范围可能会使制造连接段的成本大于拆除土石围堰的成本,但从造价的角度出发可能不合理。
优选的,所述连接段采用粉土、粉细砂、粉煤灰等低粘性料作为填料。
具体的,所述土石围堰设置于重力坝的上游、或下游,或在上下游同时设置。
设置于上游可以改善坝踵应力,提高稳定性。设置于下游,当坝趾出现拉应力时,可增加坝趾的盖重。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充分利用临时建筑物,使其变成永久建筑物,无需拆除,降低了造价,经济实用。
(2)采用连接段可当地取材,造价不高,且施工简单。
(3)改善了重力坝结构,使抗震性能得到增强。
(4)改善了重力坝坝趾和坝踵的应力,增强了大坝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形式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形式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形式三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重力坝;2—连接段;3—土石围堰;4—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混凝土-土石围堰混合坝,包括混凝土制重力坝1、沿流水方向与重力坝1间隔距离X设置的土石围堰3。所述土石围堰3设置于重力坝1的上游(如图1)、或下游(如图2),或在上下游同时设置(如图3)。
所述重力坝1和土石围堰3之间设有将二者连接的连接段2,从而使重力坝1和土石围堰3形成一个整体。连接段2顶部覆盖有混凝土层4。所述连接段2采用粉土、粉细砂、粉煤灰等低粘性料作为填料。
所述重力坝1与土石围堰3的间隔距离X不大于土石围堰3的顶部宽度。二者的间距在这个范围内是比较经济的,如果大于这个范围可能会使制造连接段的成本大于拆除土石围堰3的成本,但从造价的角度出发可能不合理。
土石围堰3设置于上游可以改善坝踵应力,提高稳定性。
土石围堰3设置于下游,当坝趾出现拉应力时,可增加坝趾的盖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