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丸用机械回收丸尘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0564.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1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石成林;吴化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涂装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4/08 | 分类号: | B07B4/08;B2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丸 机械 回收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抛丸用机械回收丸尘分离器。
背景技术
抛丸机回收分离的丸尘分离器是抛丸机丸料回收后的自动分离的重要环节,但在现有的丸尘分离器只使用满幕帘分离器,此分离器在分离大颗粒异物的效果上效果较好,但是仅有以及一级满幕帘分离,造成能分离大颗粒异物,却不能很好的分离灰尘,使循环使用的钢丸中含有较多的灰尘,在循环抛丸使用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丸用机械回收丸尘分离器,能够分离磨料中小颗粒的灰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抛丸用机械回收丸尘分离器,包括
壳体,壳体的上游侧设置磨料入口;
自壳体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的多级幕帘分离装置,每级幕帘分离装置能够接收其上游落下的磨料并将磨料导流成幕帘下落;以及
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与壳体连接,并可经壳体上的孔抽送空气以形成流经各级幕帘的气流。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幕帘分离装置包括缓冲板,缓冲板自壳体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倾斜。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缓冲板上安装角度调节机构以调整缓冲板的倾斜角度。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磨料入口的下游设置将磨料导流至第一级幕帘分离装置的导流装置。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磨料入口下游的导流板和挡板,挡板的下部与导流板下部形成出料口。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导流板上具有导流槽。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挡板上安装可调节挡板与导流板之间距离的机构,以调节所述出料口的大小。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可调节挡板与导流板之间距离的机构包括从挡板上穿过的螺栓;以及
安装在螺栓上并位于挡板两侧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抽风装置包括吸风管,在吸风管处设置均流板。
可选地或优选地,多级幕帘分离装置的级数为三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丸用机械回收丸尘分离器,具有多级幕帘分离装置,在接收到磨料入口进入的磨料后,可以通过多级磨料分离装置将满幕帘的磨料分离成多级幕帘,这样,在壳体内部形成的抽送气流,可以经过多级分离幕帘中的磨料,能够充分分离出小颗粒的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抛丸用机械回收丸尘分离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抛丸用机械回收丸尘分离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调节挡板与导流板之间距离的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磨料入口;2-壳体;3-导流板;4-吸风管;5-均流板;6-第一缓冲板;7-第二缓冲板;8-第三缓冲板;9-磨料出口;10-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挡板;13-螺栓;14-第一螺母;15-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丸用机械回收丸尘分离器,包括壳体2,壳体2的上游侧通过磨料入口1与滚筒筛对接,以接收来自滚筒筛的磨料,下游侧设置磨料出口9,以排出磨料。此时磨料中已经不含有大颗粒异物,但是夹带有大量灰尘。壳体2内部自壳体2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的多级幕帘分离装置,每级幕帘分离装置能够接收其上游落下的磨料并将磨料导流成幕帘下落。抽风装置与壳体连接,并可经壳体2上的孔抽送空气以形成流经各级幕帘的气流。在本实施例中,以三级的幕帘分离装置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多级幕帘分离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缓冲板6、第二缓冲板7和第三缓冲板8,第一缓冲板6、第二缓冲板7和第三缓冲板8自壳体2上游侧至下游侧倾斜设置,优选地,在各个缓冲板上安装角度调节机构,以根据磨料的落料速度、流量等调节缓冲板的角度至最佳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机构可以是安装在各缓冲板下部的转轴,转轴从壳体2内延伸到壳体2外,通过人工手动调节以改变各缓冲板的角度。每一级缓冲板在都可以独立地形成磨料幕帘,并将磨料导流到下一级的缓冲板上,在气流的多级吹送下,各个幕帘的中的灰尘得以较为充分地分离。经测试发现,采用本实施例的多级幕帘分离装置,分离效果提高了60%,环境效果提高了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涂装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涂装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0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