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塔的旋流除雾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2402.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蔡丽萍;江远军;戴华龙;周鹤群;马韶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能连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9 | 代理人: | 孙诗宏 |
地址: | 3152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塔,特别涉及一种脱硫塔的旋流除雾板。
背景技术
脱硫塔是一种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以塔式设备居多。对脱硫塔的烟气脱硫的大型脱硫装置称为脱硫塔,而用于燃煤工业锅炉和窑炉烟气脱硫的小型脱硫除尘装置多称为脱硫除尘器。经过多年的改进,已发展成文丘里型、旋流板型、旋流柱型、浮球型、筛板型、气动乳化型等各种类型的脱硫塔,设备技术日趋成熟,各有优点和不足,企业可依自身需要选用不同类型。
旋流板式脱硫塔,简称旋流板塔,是一种喷射型塔板脱硫除尘器。该脱硫除尘设备的关键塔板叶片如固定的风车叶片,气流通过叶片时产生旋转和离心运动,吸收液通过中间盲板均匀分配到个叶片,形成薄液层,与旋转向上的气流形成旋转和离心的效果,喷成细小液滴,甩向塔壁后。液滴受重力作用集流到集液槽,并通过降液管流到下一塔板的盲板区。具有一定风压、风速的待处理气流从塔的底部进,上部出。吸收液从脱硫除尘设备的上部进,下部出。气流与吸收液在塔内作相对运动,并在旋流塔板的结构部位形成很大表面积的水膜,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作用。
主要脱硫除尘机制是尘粒与液滴的惯性碰撞,离心分离和液膜粘附等。这种塔板由于开孔率较大,允许高速气流通过,因此负荷较高,处理能力较大,压降较低,操作弹性较大。其气液接触时间较短,适合于气液直接接触传热、快速反应吸收等。因此脱硫过程中所用的脱硫剂应该是快速反 应吸收型的,不适合用碳酸钙等反应速度较慢的脱硫剂。
在烟道入口处设计初级喷淋装置,当烟气经进口烟道,与布置在进口烟道段的喷淋形成的水雾进行传质换热,得到初步降温和去除部分二氧化硫,切向进入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内通过旋流气动装置的加速和旋流,烟尘与经过雾化的吸收液发生碰撞、附着、凝聚、离心分离等综合性的作用,被甩到塔壁,随塔壁水膜流向塔底。通过旋流气动装置的设置,使烟气在同样高度的筒体内旋转次数增加、通过的路径增长,气相紊动剧烈,烟气与吸收液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充分的碰撞、接触、溶解、吸收。塔内设计多套旋流脱硫除尘装置,经过初级净化的烟气旋转上升,由于旋流装置设计合理,旋流气动装置具有导向和接力作用,利用烟气自身的动能产生气动旋流,气液两相充分接触,进行传质反应,烟气在塔内经过多级旋流装置的脱硫,可确保脱硫效率达到技术要求。
一般脱硫塔的旋流板包括盲板、围板和旋流片等,旋流片连接盲板与围板,盲板一般都是封闭的,待净化的烟气会对盲板造成冲击和汽蚀,盲板遇到的空气阻力较大,旋流片一般也是直板类的片体,对烟气的旋流导向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盲板上冲压有导气槽的、设置有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脱硫分离效果好的脱硫塔的旋流除雾板。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硫塔的旋流除雾板,包括:盲板、环形围板和旋流片;所述盲板整体呈圆筒状,包括圆盘部和圆环部,所述旋流片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圆环部的外圆周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环形围板的内圆周面上,所述圆盘部上均匀设置有冲压成型的导气片,所述导气片与所述圆盘部之间形成导气槽,现有的盲板一般都是呈圆片状 的,当烟气从下至上进入时,时速有的可以达到15m/s甚至20m/s,会对盲板造成一定的冲击,严重的会产生侵蚀现象。而所述导气片和所述导气槽的作用在于可以对烟气进行导向旋流,可以适应较高流速的烟气,气阻小;所述旋流片包括第一旋流片和第二旋流片,所述第一旋流片和所述第二旋流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旋流片的作用是对烟尘进行导向和旋流,烟尘与经过雾化的吸收液发生碰撞、附着、凝聚、离心分离等综合性的作用,被甩到塔壁,随塔壁水膜流向塔底,将所述旋流片分成所述第一旋流片和所述第二旋流片,将所述旋流片整体焊接到所述圆环部的外圆周上以后,由于所述第一旋流片和所述第二旋流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旋流片可以进一步对烟气进行导向,使得烟气的旋流效果很好。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部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要高于所述环形围板的上端面。使得所述旋流片在所述圆环部的焊接位置要高于所述旋流片在所述环形围板的焊接位置;所述第一旋流片和所述第二旋流片之间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矩形切槽。所述旋流片焊接完毕后,所述折弯部是向下倾斜状态的,当烟气从所述旋流片之间旋转上升过程中,烟气容易在所述矩形切槽处与经过雾化的吸收液发生碰撞、附着、凝聚,气液两相充分接触,进行传质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钝角的范围为120°~165°。所述导气片与所述圆盘部之间的夹角为4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能连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能连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2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前景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