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输送带调偏机构的斗轮机缓冲托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3144.X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5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唐国际石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9306 重庆市石***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机构 轮机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斗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斗轮机缓冲托辊装置上用于防止输送带跑偏的调偏机构。
背景技术
斗轮机广泛应用于电力、港口、煤炭行业,缓冲托辊装置和输送带是斗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3所示,缓冲托辊装置整体左右对称,由缓冲托辊组1、位于缓冲托辊组1左右两侧的支撑架2组成,输送带(图中未示出)则位于缓冲托辊组上方,并介于两支撑架2之间。缓冲托辊装置多采用弹簧板式缓冲托辊,可有效的缓冲重载冲击力,但该装置不具有调偏功能。
在取煤过程中斗轮机需不断变幅调整,输送带的落料点也随之变化,在输送带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周期性跑偏,致使撒煤,并制约输送带出力。特别是在输送带宽度较小(小于1.2米)时,尤为明显,严重时甚至出现输送带跑出托辊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输送带运行过程中出现周期性跑偏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输送带调偏机构的斗轮机缓冲托辊装置,包括缓冲托辊组和位于缓冲托辊组左右两侧的支撑架,所述缓冲托辊组包括中间缓冲辊和两个外侧缓冲辊,每个所述支撑架上对应设置有一个输送带调偏机构,所述输送带调偏机构包括调偏竖轮、可调节倾斜托架和调节顶丝,所述可调节倾斜托架由通过螺丝锁紧在一起的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组成,所述固定部分与支撑架安装在一起,调偏竖轮安装在活动部分靠近外侧缓冲辊的端头的正上方,且调偏竖轮垂直于外侧缓冲辊,拧动调节顶丝,活动部分带动调偏竖轮一起移动,从而调节两调偏竖轮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均为三角形的片状结构,且叠合安装在一起,所述螺丝共两颗,沿着可调节倾斜托架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采用片状结构并叠合安装,成本低、重量轻、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两调偏竖轮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通过调偏竖轮的侧向力,使皮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输送带跑偏;通过拧动调节顶丝,活动部分带动调偏竖轮一起移动,从而调节两调偏竖轮之间的距离,适应性强、维修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带调偏机构的简单示意图。
图3为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带输送带调偏机构的斗轮机缓冲托辊装置,主要由缓冲托辊组1、两个支撑架2和两个输送带调偏机构组成。
支撑架2位于缓冲托辊组1的左右两侧,缓冲托辊组1由中间缓冲辊1a和两个外侧缓冲辊1b组成。
每个支撑架2上对应设置有一个输送带调偏机构,输送带调偏机构主要由调偏竖轮3、可调节倾斜托架4和调节顶丝5组成。
可调节倾斜托架4由通过螺丝6锁紧在一起的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组成,固定部分与支撑架2安装在一起,固定不动,活动部分可相对固定部分移动。最好是,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均为三角形的片状结构,且叠合安装在一起,螺丝6共两颗,沿着可调节倾斜托架4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在固定部分或活动部分上设置有供螺丝6通过的可调节孔。
调偏竖轮3安装在活动部分靠近外侧缓冲辊1b的端头的正上方,且调偏竖轮 3垂直于外侧缓冲辊1b。需要调节时,拧动调节顶丝5,活动部分带动调偏竖轮3 一起移动,要么朝外侧缓冲辊1b靠近,要么远离外侧缓冲辊1b,从而调节两调偏竖轮3之间的距离。两调偏竖轮3之间的空间正好供输送带通过,调偏竖轮3的侧向力有效防止了输送带跑偏。通过拧动调节顶丝5,活动部分带动调偏竖轮3 一起移动,从而调节两调偏竖轮3之间的距离,调节到适当的位置后,再通过螺丝6拧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唐国际石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大唐国际石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3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