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连接端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3596.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星;曹宇航;李伟超;李杰;刘沛龙;孔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电热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4 | 分类号: | H01R4/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王少虹,吴鑫 |
地址: | 51811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连接 端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连接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电极连接端子主要用于产品电解工序,电解是使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在反应过程中,电极连接端子圆弧环绕着正、负电极(钛合金圆管),另一端连接直流电,使直流电阴、阳电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
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极连接端子组件由紫铜板制成,包括连接端子1、管夹2及两组固定螺丝组件3,连接端子1是一个半圆弧形,管夹2是1/4圆弧形,两者通过固定螺丝组件3紧固,贴合度仅为67.9%。
传统的连接端子组件在紧固后容易使电极变形(电极主要为钛合金管),变形后的电极不能和连接端子铜带可靠贴合(有的地方是点贴合,有的地方是面贴合)。工作过程中,点贴合处不能承受大的电流,同时在通电时可能会产生电火花,直接损伤电极和连接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连接端子和电极之间贴合度的电极连接端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极连接端子组件,包括由镀层铜丝编织带形成的连接端子、管夹、连接板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端子为开放的环形结构,其一端配合在所述管夹的第一端内,另一端配合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内;所述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管夹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内,将所述管夹和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夹的第一端变形压合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变形压合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管夹包括呈L形相接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平行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端垂直位于所述第一端和连接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二端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电极连接端子组件还包括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组件上,并且于所述连接端子的外周侧抵接在所述连接板或管夹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进所述管夹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所述螺母于该环形结构外配合在所述螺栓上,所述压紧弹簧位于该环形结构和所述螺母之间。
优选地,所述管夹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连通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螺栓自所述管夹一侧依次穿进所述管夹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所述螺母配合在所述螺栓穿出所述连接板第一端的末端上;所述压紧弹簧位于所述螺母和连接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螺栓自所述连接板一侧依次穿进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管夹的第一端,所述螺母配合在所述螺栓穿出所述管夹第一端的末端上;所述压紧弹簧位于所述螺母和管夹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配合在所述螺母和压紧弹簧之间的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镀层铜丝编织带形成的连接端子,能紧密地贴合在电极上,贴合度可高达89%以上,连接牢固;使用过程中,电极不会变形形成点贴合,从而不会产生电火花损坏电极、连接端子,安全可靠。
另外,通过压紧弹簧的设置能自如地补充调节连接端子的松紧度,从而保证连接端子和电极的紧密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传统的电极连接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极连接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极连接端子组件,包括连接端子10、管夹20、连接板30以及连接组件40。连接端子10为开放的环形结构,其一端配合在管夹20的第一端21内,另一端配合在连接板30的第一端内;连接组件40穿设在管夹20的第一端21和连接板30的第一端内,将管夹20和连接板30连接。
其中,连接端子10由镀层铜丝编织带形成的,柔软性、韧性及导电性能优良,用于套设在电极外周上;其中镀层为镀镍或镀锡。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0为开放的圆环形结构,两端的末端向外延伸以分别与管夹20和连接板30连接。当然,连接端子10不限于圆环形结构,非正圆的圆环形结构、椭圆形结构、多边环形结构等均可,具体形状可根据贴合在电极(钛合金管)上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电热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电热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35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生物质颗粒壁炉自动除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