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4528.3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5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凤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凤杭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11388 | 代理人: | 王新发,常亚春 |
地址: | 514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音箱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子产品作为当今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正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成为电脑、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为主的3C产业。
耳机作为一种重要的3C产品,其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等媒体播放器通讯连接。近年来,耳机行业发展迅猛,耳机功能也越来越多,现有的耳机能够结合蓝牙使用,但是现有的头戴式蓝牙耳机或入耳式耳机均存在不足,人们戴久了后,容易产生耳朵不适,严重的会损伤人的听力。
鉴于此,实有必要设计一款不伤人体听力的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佩戴过久容易引起耳朵不适,甚至损伤听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机,外挂于人体耳朵,包括一呈倒钩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喇叭、电池和与所述喇叭和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壳体的两端处分别为上尖部和下尖部,所述上尖部的侧面设置有一出音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音口呈夹缝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上尖部内设置有一供声音传播的音道,所述音道与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音腔相连通,所述音道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音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音腔的音腔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音口的横截面积与所述音腔口的横截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配对设置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音道由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的内壁围合而成;沿所述上尖部延伸方向,所述音道的横截面依次向中心聚集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音道的侧壁均为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音腔包括配对设置的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喇叭固定于所述音腔内,所述喇叭的表面距离所述前音腔底面的距离与所述喇叭距离所述后音腔底面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沿所述上尖部至所述下尖部方向,依次布置有用于语音的所述喇叭、所述电路板、所述电池、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尖部尾端且能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咪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可供外部电源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给所述电池充电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设置与所述壳体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可将多个所述耳机同时通讯连接于同一媒体播放器同步使用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集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中。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通过将所述耳机设置成倒钩状,同事利用耳机两端的尖部结构,侧向设置出音口,如此,出音口大致朝向耳朵的三角窝位置,不入耳朵,声波沿着三角窝的轨迹,回旋进入耳朵内,可产生回旋音效果,声音传递进入的耳朵后更加柔和饱满,不失真,长期佩戴也不损伤听力,市场前景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又一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内部布置示意图。
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凤杭,未经郭凤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式曲柄压力机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铆接工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