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碳刷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4557.X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牛广辉;徐爱民;檀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华元核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碳刷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电机碳刷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站发电机都是同步发电机,转子是旋转的,其中装设的转子励磁绕组线圈两端与两个彼此绝缘的滑环连接,外界是通过压在滑环上的电刷将直流电送给励磁绕组的,当转子励磁绕组得电后,就会产生磁场有N极S极。当转子在原动机的带动下旋转时,三相定子电枢绕组就处在旋转磁场中切割磁力线而感应电势,输出端接入负荷,发电机就会向负载供电。运行中的发电机电刷与滑环的接触的好坏,会使各电刷流过的电流不均,致使有的电刷电流为零,有的电刷电流很大。零电流电刷越多,其它电刷电流就会很大,零电流电刷越多,其它电刷过载越严重。以前研磨碳刷的方法如下:
发电机碳刷研磨一般靠人工一个一个研磨,由于数量繁多人工研磨耗时耗力,且技术达不到要求,造成各电刷流过的电流不均,致使有的电刷电流为零,有的电刷电流很大。零电流电刷越多,其它电刷电流就会很大,零电流电刷越多,其它电刷过载越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大电流电刷会因严重过载而发热烧红(每块碳刷的工作电流在20-100A,温度50-80°,温升40°左右),使刷辫融化,继而形成恶性循环。碳刷是发电机动静接触和交换能量的设备,碳刷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的运行安全。在电流作用下,不仅有机械磨损,还有电气磨损。所谓电气磨损,指的是由于电弧高温和放电等因素的作用,使极面(滑环)材料受到损坏。人工研磨存在风险较大,检修质量很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发电机碳刷研磨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发电机及大型高压电机大轴接地碳刷研磨的通用专用工具,该工具定位准确、成本低廉、检修方便。避免了人工研磨存在的检修质量很难保证的问题,也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电机碳刷研磨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支撑架、碳刷固定架、手柄和滚筒,所述的滚筒横卧并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的碳刷固定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手柄固定安装于滚筒端面,滚筒侧壁覆盖砂纸。
所述的碳刷固定架为圆筒状,套设在滚筒外部,碳刷固定架侧壁设有碳刷固定条,碳刷固定于所述的碳刷固定条内侧,与滚筒上设置的砂纸相对。
所述的碳刷固定条上设有紧定螺丝,所述的紧定螺丝将碳刷固定在碳刷固定架上。
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两个三角形框架,所述的碳刷固定架分别与两个三角形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碳刷固定架和滚筒同轴,滚筒轴心处通过轴承连接支撑架。
所述的滚筒与支撑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滚筒表面覆盖一层00号砂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稳定性好:本装置研磨之后的碳刷可准确、可靠和滑环接触,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
2)操作方便快捷: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快速的安装使用;
3)研磨精度高:该装置可以将碳刷研磨精确量化,精度可控,使用方便可靠;
4)效率高:该装置可同时对多个碳刷进行研磨,研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发电机碳刷研磨装置内单个碳刷固定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电机碳刷研磨装置右视图;
1、滚筒;2、手柄;3、轴承;4、支撑架;5、碳刷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新型核电站发电机碳刷研磨装置,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仅显示单个碳刷固定条的示意图,发电机碳刷研磨装置包括支撑架4、碳刷固定架5、手柄2和滚筒1,滚筒1横卧并与支撑架4通过轴承3连接,碳刷固定架5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碳刷固定架5为圆筒状,套设在滚筒外部,碳刷固定架5侧壁设有碳刷固定条,碳刷固定于碳刷固定条内侧,滚筒侧壁覆盖砂纸,碳刷与滚筒上设置的砂纸相对。如图2所示,碳刷固定架5和滚筒1同轴。手柄2固定安装于滚筒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华元核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华元核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