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4614.4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陈容传;多新中;李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通芯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G01R19/165;G01R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姚再英,魏嘉熹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发射系统是一种可以将信号按一定频率发射出去的装置,其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雷达等各种民用和军用设备。发射系统通常由电源模块和与电源模块依次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驱动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构成,其中,组成功率放大器的射频功率管是发射系统的核心器件。
由于射频功率管价格昂贵且较脆弱,功率放大器的壳体温度过高、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过压、功率放大器的射频输入欠激励或者输出失配等等都会导致射频功率管失效,因此需要对发射系统的各种故障进行检测和判定,快速定位找出射频功率管的失效原因,以便技术人员及时解决对故障进行维修,有效保护发射功率管的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机内检测(Built-in Test,BIT)技术应用于发射系统中。相关技术中的机内检测技术只能实现对单项故障的检测,因而可能会出现系统隐藏故障误漏检、漏检、故障判定困难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电路,应用于发射系统,所述发射系统包括驱动放大器、与所述驱动放大器连接的功率放大器以及与所述功率放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功率放大器的壳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输出过温信号;
末级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所述驱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末级过压信号;
第一逻辑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末级电压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过温信号和/或所述末级过压信号时输出第一故障指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发射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驱动放大器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
记忆存储模块,与所述第一逻辑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逻辑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所述过温信号和/或所述末级过压信号存储后输出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将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驱动放大器之间的通路断开。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
前级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在所述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前级欠压信号,以及在所述驱动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阈值时输出前级过压信号;
第二逻辑处理模块,与所述前级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末级电压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前级欠压信号、所述前级过压信号和所述末级过压信号中的一者或多者时,输出电压故障指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
功率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耦合输入射频信号的功率和耦合输出射频信号的功率,在所述耦合输入射频信号的功率小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时输出射频输入异常信号,以及在所述耦合输出射频信号的功率小于第二预设功率阈值时输出射频输出异常信号;
第三逻辑处理模块,与所述功率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射频输出异常信号时输出射频输出故障指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
第四逻辑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逻辑处理模块、所述第二逻辑处理模块和所述功率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压故障指示信号、所述射频输入异常信号和所述射频输出异常信号中的一者且所述第一逻辑处理模块未输出所述第一故障指示信号时输出总故障指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逻辑处理模块包括:二极管V1、二极管V3、驱动器D4E、驱动器D4F和光电耦合器S3;
所述二极管V1的正极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二极管V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驱动器D4E的输入端和所述二极管V3的负极连接;
所述二极管V3的正极与所述末级电压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驱动器D4E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器D4F的输入端和所述光电耦合器S3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记忆存储模块包括:非门D2B、触发器D3、二极管V2和驱动器D4G;
所述非门D2B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V1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V3的负极连接,所述非门D2B的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器D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触发器D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V2的正极和所述驱动器D4G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通芯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通芯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