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式分离机皮带防滑分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4743.3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国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皮带 防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式分离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碟式分离机皮带防滑分油结构。
背景技术
分离机传动中的皮带传动,既保证了整机的稳定性,又提高了机器的安全性能,但在使用时,一旦密封有油泄漏出来浸到皮带上,皮带就会打滑掉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阻止皮带打滑的碟式分离机皮带防滑分油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电机和分离机本体,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大带轮,所述分离机本体设有立轴,所述立轴上设有小带轮,所述小带轮内设有一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内对称设置有导流壁,所述导流壁分为第一导流边、第二导流边和第三导流边,所述第一导流边和所述第三导流边倾斜设置,所述导油槽底端还连接有一接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边、第二导流边和第三导流边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边和所述第二导流边的夹角为110-150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边和所述第三导流边的夹角为110-150度。
优选地,所述导流壁上还设有过滤圈,用于过滤油中的铁屑等杂质。
优选地,所述接油槽与所述导油槽螺纹连接,易于拆卸。
优选地,所述导油槽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易腐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油槽,油会从立轴的表面流入小带轮,绕过了皮带,在润滑油加多的情况下,能够将溢出的润滑油有效的抑制到带轮底部,保证皮带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油槽滑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油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电机;2、分离机本体;3、大带轮;4、立轴;5、小带轮;6、导油槽;7、导流壁;8、第一导流边;9、第二导流边;10、第三导流边;11、过滤圈;12、接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碟式分离机皮带防滑分油结构,包括电机1和分离机本体2,电机1输出轴上设有大带轮3,分离机本体2设有立轴4,立轴4上设有小带轮5,小带轮5内设有一导油槽6,导油槽6内对称设置有导流壁7,导流壁7分为第一导流边8、第二导流边9和第三导流边10,第一导流边8和第三导流边10倾斜设置,导油槽6底端还连接有一接油槽12。
第一导流边8、第二导流边9和第三导流边10一体成型。
第一导流边8和第二导流边9的夹角为110-150度。
第二导流边9和第三导流边10的夹角为110-150度。
导流壁7上还设有过滤圈11,用于过滤油中的铁屑等杂质。
接油槽12与导油槽6螺纹连接,易于拆卸。
导油槽6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易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通过设置导油槽,油会从立轴的表面流入小带轮,绕过了皮带,在润滑油加多的情况下,能够将溢出的润滑油有效的抑制到带轮底部,保证皮带的正常运转,导油槽内部设置倾斜的导流壁,可以使得油流得更快,最后用接油槽收集油,防止油漏到地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国,未经张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离合器壳体总成润滑结构
- 下一篇:变速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