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教学的教师行为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4793.1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清;刘维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7/1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21117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教学 教师 行为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教学的教师行为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目前教师个人素质也在提高,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很多脾气差的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且体罚程度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教学的教师行为监控装置,设置RFID读写器,便于教师打卡上课,同时设置第二压力传感片和第一压力传感片在门口和讲台上,将教师的活动范围尽量限定在讲台上,如果教师在RFID读写器上完成打卡上课后,离开第二压力传感片和第一压力传感片,那么控制器控制摄像头开启进行录像,并将摄像信号传输给教务处内的远程主机,便于教务处及时发现教师的异常授课行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教学的教师行为监控装置,包括RFID读写器、室门、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片、摄像头、讲台、讲桌、教室、第二压力传感片、压力传感器和并五苯分子薄膜,多个并联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布嵌入所述并五苯分子薄膜中且其组成一个压力传感片基体,均呈矩形状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片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片均采用所述压力传感片基体的结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片设置在所述讲台上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片设置在所述讲桌与所述室门之间的所述教室地面,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教室内且其处于与所述室门相对的所述教室夹角上部,所述RFID读写器设置在所述教室外壁上且其处于所述室门左侧,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教室外壁上且其处于所述室门右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RFID读写器、第一压力传感片、摄像头、第二压力传感片以电性连接的方式相连并分别构成信号传输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远程主机以电性连接相连并构成信号传输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室门设置在所述教室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RFID读写器,便于教师打卡上课,同时设置第二压力传感片和第一压力传感片在门口和讲台上,将教师的活动范围尽量限定在讲台上。
2、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教师在RFID读写器上完成打卡上课后,离开第二压力传感片和第一压力传感片,那么控制器控制摄像头开启进行录像,并将摄像信号传输给教务处内的远程主机,便于教务处及时发现教师的异常授课行为。
3、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4、本实用新型中摄像头采用条件开启,避免浪费能源和影响教师的授课发挥。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6、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号为4和9的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RFID读写器,2-室门,3-控制器,4-第一压力传感片,5-摄像头,6-讲台,7-讲桌,8-教室,9-第二压力传感片,10-压力传感器,11-并五苯分子薄膜,12-远程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