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5244.6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4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段秀丽;张宝来;刘昌俊;刘丽丽;李大阳;仝明;杜军;陈泳潮;吴旭兵;李全彬;刘诗洋;盛兴华;王宜坤;吴平;朱厚稳;孙翀;韩书权;汪芹;李逸;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23 | 分类号: | E04F13/23;E04F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角度 金属 组合 安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材料的不断更新,材料的更新远远走在工艺更新的前面。金属铝板装饰在国外已广泛使用于装饰工程顶面、墙面等多方位。但是,在使用大量的金属铝型材进行装饰时,如果需要分割出N个不规则多边形单元体,从而使效果达到一种宏伟、广阔的视觉效果。数量较多的不规则多边形单元体衔接整体安装、排版、平整度工艺很难把控,且到基层骨架及基层连接件的设计都不成熟,不便于产品化施工,施工工艺参差不齐。因此,现有的施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安装金属铝板的要求,为此我们研究一种可调节角度快速施工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满足装饰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安装简单,效率较高的可调节角度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包括多块金属铝板,连接片和固定件,相邻金属铝板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第二连接板分别通过固定件与金属铝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板通过转动部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相邻金属铝板的一端拼接组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铝板的一端具有拼接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部为转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螺丝,螺丝穿设于固定孔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垫片,螺丝依次穿过垫片和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提高了金属铝板衔接安装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人工成本较低,且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现场明火作业,也消除了部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包括多块金属铝板1,连接片2和固定件3,相邻金属铝板1通过连接片2连接,本实施例中,金属铝板1由铝合金制成。所述连接片2包括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第一、第二连接板21、22分别通过固定件3与金属铝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板21、22通过转动部23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金属铝板通过第一、第二连接板的相对转动从而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角度调节,以适应不同角度施工的要求;同时,其安装简单、方便拆卸,有效提升了安装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相邻金属铝板1的一端拼接组合,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铝板的一端具有拼接角11,三块金属铝板的拼接角11组合在一起,拼接角可通过切割形成。所述转动部23为转轴。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板21、22上设有固定孔24,所述固定件3包括螺丝31,螺丝31穿设于固定孔24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垫片32,螺丝31依次穿过垫片32和固定孔24,从而便于连接片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金属铝板组合安装系统,提高了金属铝板衔接安装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人工成本较低。并且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大众化施工,提高施工速度,利于标准化作业。
当遇到增加顶面不规则多边造型材料尺寸关系时,只需增加铝槽进行切割安装即可,极大地缩短更改工期,基本无损耗。此外,无需焊接,固定件全部为工厂订制加工,材料采用金属铝板、镀锌配件,标准化施工,不要多余的防锈作业,减少重复劳动,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减少了施工现场明火作业,也消除了部分安全隐患。采用搭接方式连接,顶面负风压生成或检修时单个多边造型与周边多边造型不产生共振,保证顶面整体的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5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