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遮光防紫外线户外用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5865.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肖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弘欣茂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27/08;B32B5/1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遮光 紫外线 户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化学等领域,具体为一种遮光防紫外线户外用布。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中,布料的种类很多,其用途各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活动和运动也日渐流行。在人们户外活动和运动时,难免会受到阳光的照耀。尤其是夏天,阳光强烈,而且紫外线光照强。因此怎样遮光和防护紫外线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用到在外线防护布,如紫外线防护衣等。通常在基布层加工时添加紫外线防护剂,或者在基布层的表面刷一层粘胶层。这些方法处理后的防护布,虽然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作用效果不佳,而且透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光防紫外线户外用布,改变了现有的防紫外线户外用布的结构,能够实现有效的紫外线防护。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光防紫外线户外用布,包括基布层,为内层;粘胶层,设于所述基布层的外表面;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设于所述粘胶层的外表面;第二抗紫外线混合胶层,设于所述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的外表面。
所述基布层包括涤纶布、尼龙布、棉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粘胶层为聚氨脂树脂胶水与非金属抗紫外线共聚物的混合层。
所述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为聚氨脂树脂胶水与抗紫外线共聚物的混合层。
所述第二抗紫外线混合胶层为聚氨脂树脂胶水与抗紫外线共聚物的混合层。
所述粘胶层内分布有气泡,该气泡均有第一透气孔,该第一透气孔连通于所述粘胶层的上下表面。
所述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内分布有气泡,该气泡均有第二透气孔,该第二透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的上下表面。
所述第二抗紫外线混合胶层内分布有气泡,该气泡均有第三透气孔,该第三透气孔连通于所述第二抗紫外线混合胶层的上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遮光防紫外线户外用布,改变原有布料结构,在基布层的表面设置多层防护层,这些防护层都是利用非金属抗紫外线聚合物和PU粘胶混合而成,同时,在这些防护层中还设置气泡和透气孔,在保证遮光、防紫外线的同时,增加透气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光防紫外线户外用布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光防紫外线户外用布具有气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基布层; 2粘胶层;
3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 4第二抗紫外线混合胶层;
5气泡; 21第一通气孔;
31第二通气孔;41第三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遮光防紫外线户外用布,包括基布层1,粘胶层2、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3、第二抗紫外线混合胶层4。
基布层1为内层;通常情况下,基布层1可以是市面上用的各种布料,但为了增加基布层1的强度和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基布层1的材料为涤纶或尼龙布。或者为了增加其透气性,本实施例中,基布层1还可以是棉。
粘胶层2设于所述基布层1的外表面。具体的,粘胶层2为聚氨脂树脂胶水与非金属抗紫外线共聚物的混合层。该共聚物可以是苯并三唑或二苯甲酮的单体与一种乙烯官能单体进行乳液聚合物,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非金属抗紫外线共聚物。在使用时,将该共聚物与聚氨脂树脂胶水进行混合,涂覆于基布层1的外侧面上。涂覆时,尽量使该粘胶层2形成气泡5,该气泡5的直径保持在0.02微米-0.05微米,之后,进行后处理,使气泡5通气,即通过第一通气孔21使气泡5连通于粘胶层2的上下表面。需要说明的是,通气孔的直径小于气泡5的直径,这样,在保证通气的同时,不妨碍遮光性。
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3设于所述粘胶层2的外表面;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3为聚氨脂树脂胶水与抗紫外线共聚物的混合层。该层所用材料可以是与粘胶层2以致,也可以不一致,涂覆时,也需形成气泡5和第二通气孔31,其气泡5的孔径大小与粘胶层2一致,其第二通气孔31的直径大小也小于气泡5,若条件允许,尽量将第二通气孔31的位置与第一通气孔21的外置错开,以免影响遮光性。该第一抗紫外线混合胶层3涂到一定的量以及达到遮光的效果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弘欣茂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弘欣茂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5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布料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消防用安全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