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人工挖孔桩护壁卡接的防护围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6417.6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侯景强;姚鹏万;曾小辉;戴天宇;方晨;曾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王灵灵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挖孔桩 护壁 防护 围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保护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与人工挖孔桩护壁卡接的防护围栏。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是最常见的一种地基结构类型,根据我国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人工挖孔桩四周必须设置至少1.2米的防护围栏,目前,人工挖孔桩的防护围栏采用半圆防护,防护是在桩护壁混凝土中埋入钢筋,利用钢筋做立杆,然后在立杆中间围设安全沙网。当人工挖孔桩验收后,作业人员需对防护围栏、覆盖物等孔桩上面的施工保护装置进行人工切割拆除,防护围栏所使用的钢筋等均为一次性耗材,不能循环周转使用,并且每单挖一个孔桩都需要重新搭建钢架制作防护围栏,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增加施工成本,且安全沙网的防护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弯曲度可调、拆装方便、安全可靠且便于井下工人施工操作的人工挖孔桩安全防护围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与人工挖孔桩护壁卡接的防护围栏,该防护围栏包括若干个单元防护围栏1,单元防护围栏1包括:
两个用于支撑和拉紧网面防护材料2的立杆11,所述网面防护材料2固定在立杆上;
所述立杆1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连接件3;
所述立杆11的下端设置有卡腿装置5,该卡腿装置5包括靠近立杆11的可调节卡腿51和一个立杆远端的不可调节卡腿52,立杆11与可调节卡腿51间设置卡槽53和限位螺栓7,卡腿装置5通过方形套管4与立杆11的下端连接;使用时,卡腿装置5卡紧人工挖孔桩护壁6,用限位螺栓7锁住,使卡腿装置5固定卡接在人工挖孔桩护壁6上;单元防护围栏1的两个立杆11的卡腿装置5卡接在人工挖孔桩护壁6上,相邻单元防护围栏之间通过连接件3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单元防护围栏1宽度为900mm,高度1200 mm。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3为直径20mm的合页。
进一步,所述限位螺栓7包括限位螺杆72和至少一个螺母71。
进一步,所述限位螺杆72直径为10-20mm。
进一步,所述网面防护材料2为直径5mm的钢丝网。
进一步,所述立杆11为30×30mm的方通。
进一步,所述卡腿装置5和不可调节卡腿52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防护围栏为首尾相连的封闭空间或半圆形防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与人工挖孔桩护壁卡接的防护围栏,防护围栏为若干个单元防护围栏首尾相连的封闭空间或半封闭空间。使用时,作业人员可以方便地将单元防护围栏两个立杆上的卡腿装置卡接在人工挖孔桩的护壁上,并且可根据作业环境的需求设置连接单元防护围栏。单元防护围栏立杆下端设有卡接在护壁上的卡腿,可以将其锁紧,安装好的防护围栏稳定性良好,受力或碰撞不会转动变形,大大提高施工安全性,施工完成后防护围栏可快速拆卸、存储、运输再组装。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挖孔桩井口防护围栏可重复周转使用,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人工挖孔桩井口半圆形防护示意图。
图2是单元防护围栏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元防护围栏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是单元防护围栏不含卡腿装置侧视图。
图5是卡腿装置俯视图。
图6是卡腿装置剖面图。
图7是单元防护围栏卡接护壁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单元防护围栏、11-立杆、2-网面防护材料、3-连接件、4-方形套管、
5-卡腿装置、51-可调节卡腿、52-不可调节卡腿、53-卡槽、6-人工挖孔桩护壁、7-限位螺栓、71-螺母、72-限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人工挖孔桩井口半圆形防护围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包括若干个单元防护围栏1(如图2所示),单元防护围栏1的宽度为900mm,高度1200 mm。单元防护围栏1包括:两个用于支撑和拉紧钢丝网的立杆11,钢丝网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立杆上,立杆采用30×30mm的方通作为基材;所述立杆1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直径20mm的合页3,连接件还可以为铰链、固定耳、插销等本领域常见的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6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输细长金属屋面板的索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间杆件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