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子表面结冰判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7357.X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友光;刘秀明;焦社宁;李遂甫;李东钦;胡庆伟;李克;李文波;冯超;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R31/08;H01B17/46;H01B1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143 河南省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表面 结冰 判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结冰检测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输电线路的绝缘子结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对电网系统的稳定的必备条件。在南方一些冰冻严重地区,应为输电线路绝缘子结冰导致线路故障事故常有发生,如何监测绝缘子结冰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
因此,一种绝缘子表面结冰判别装置能够在线准确判断输电线路绝缘子结冰状况,对预防输电线路故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在线监测绝缘子结冰的判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绝缘子表面结冰判别装置,包括绝缘子,设置在绝缘子顶部的避雷针2,所述的绝缘子表面设置有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所述的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上方设置有防护罩3,绝缘子的下方设置有重量检测装置4;
所述的重量检测装置4上设置有端子接口5;
所述的重量检测装置包括重量测量器,与重量测量器连接的重量信号转换器,以及对重量测量器和重量信号转换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所述的避雷针2通过导线连接端子接口5;由对应的端子连接接地;
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固定在重量检测装置4的重量测量器上,由重量测量器、重量信号转换器、控制器在线监测绝缘子表面传感器的重量;所述重量检测装置下设有连接端子接口的重量测量器。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绝缘子表面传感器在环境中结冰重量改变来判断表面是否结冰,准确、安全、可靠,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输电和线路保护提供了有利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为: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避雷针2、防护罩3、重量检测装置4、端子接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绝缘子表面结冰判别装置,包括绝缘子,设置在绝缘子顶部的避雷针2,所述的绝缘子表面设置有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所述的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上方设置有防护罩3,绝缘子的下方设置有重量检测装置4;
所述的重量检测装置4上设置有端子接口5;
所述的重量检测装置包括重量测量器,与重量测量器连接的重量信号转换器,以及对重量测量器和重量信号转换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所述的避雷针2通过导线连接端子接口5;由对应的端子连接接地;
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固定在重量检测装置4的重量测量器上,由重量测量器、重量信号转换器、控制器在线监测绝缘子表面传感器的重量;所述重量检测装置下设有连接端子接口的重量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子表面传感器与需要实施检测结冰线路绝缘子的外观及材料一致,为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
所述重量检测装置4下设有电源及信号端子接口5便于电源接入及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与需要实施检测结冰线路绝缘子的外观及材料一致,为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通过在线监测和测量绝缘子表面传感器1表面附冰重量,通过重量信号转换器、控制器来判别表面结冰状况,判断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7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