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7454.9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化明;彭华超;刘焕文;万栋栋;汪林峰;许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E02B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朱如松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移动式 装置 | ||
1.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包括拖船(1)和围油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油栏包括输油管道(2)、气幕管道(3)、输气管道(4)和若干个具有浮力的吸油盘(5),所述输气管道(4)穿设在输油管道(2)内且输气管道(4)与输油管道(2)的内壁之间形成输油夹层(2a),所述拖船(1)上设有空气压缩机(6)和吸油泵(7),所述空气压缩机(6)与所述输气管道(4)连通,所述吸油泵(7)与输油管道(2)的输油夹层(2a)连通,所述气幕管道(3)位于所述输油管道(2)的上方且通过若干连接管(8)与所述输气管道(4)连通,所述气幕管道(3)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组气孔(3a),所述吸油盘(5)位于气幕管道(3)的上方,所述吸油盘(5)具有储油室(5a),所述储油室(5a)的侧壁采用亲油疏水性材料制成,所述储油室(5a)通过吸油管(9)与所述输油管道(2)的输油夹层(2a)连通,所述输油管道(2)和气幕管道(3)上均设有若干个浮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盘(5)上具有与储油室(5a)连通的吸油孔(5c),吸油孔(5c)上连接有吸油软管,所述储油室(5a)内设有助力泵,所述助力泵与所述吸油孔(5c)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盘(5)的上部具有由柔性浮力材料填充的浮力室(5b),下部为上述储油室(5a),所述吸油孔(5c)位于所述储油室(5a)的上部且靠近浮力室(5b),所述吸油软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管道(3)与吸油盘(5)之间还具有塑性分离板层(11),所述塑性分离板层(11)采用不溶于水和油且密度大于油小于水的有机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气孔(3a)之间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孔(3a)等间距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孔(3a)的间距为5~8mm,所述气孔(3a)的直径为2~3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气幕管道(3)上的浮球(10)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浮球(10)之间的间距为8~15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管道(3)由浮球(10)牵引悬浮在水面下方,且气幕管道(3)的顶面与水面的间距为20~30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盘(5)依次间隔设置,且相邻的吸油盘(5)的间距为20~30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效移动式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管道(3)为柔性尼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74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坡地径渗流生态集蓄灌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