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防漏浆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8531.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9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曹极昌;钟录平;娄炳杨;韩应科;曹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使用 防漏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配套物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防漏浆密封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剪力墙施工缝处拼模、填充墙构造柱支模等施工工艺中,为防止发生流坠及漏浆等现象,通常采用沿剪力墙接茬缝处、构造柱两侧马牙槎砖墙边缘粘贴双面胶,使模板与墙体接合处充分贴紧。此工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了混凝土浇筑时漏浆现象,美化了墙面表观质量,但是弊端依然明显:⑴、由于双面胶不可重复使用,浪费材料严重,还会产生塑料垃圾,污染环境;⑵、由于双面胶条厚度较薄、弹性较差,若墙体表面凹凸不平,双面胶密封防漏效果不明显;⑶、在剪力墙、构造柱模板拆除后,双面胶还一直残留在墙面上,不易脱落,后期抹灰前还需特意安排人工进行铲除,费事费工,增加造价。为克服传统工艺存在的不足,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防漏浆密封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防漏浆密封条,该技术方案,成本低廉、构造简单、实用环保、可多次重复使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而且还降低了施工成本,建少了环境污染,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防漏浆密封条,包括空心主体,所述空心主体内设有空心内腔,所述空心主体长度方向的外侧设有圆弧端面,所述空心主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橡胶基面,所述橡胶基面与空心内腔之间设有齿口铁片,相邻两个空心主体长度不同,并通过连接销环相连,在连接销环节点处,相邻两个空心主体可相对转动360°,所述空心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螺钉孔,所述空心主体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在木模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主体宽度为20mm,高度为6mm,所述空心内腔高度为3mm,所述齿口铁片厚1.8mm,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得以应用,应用中采用以上规格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口铁片两侧涂刷增强胶,齿口铁片主要起增强空心主体刚度的作用,因此其两侧可涂刷涂刷QN-505AB双组分胶,达到增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木模板上有对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最后可以利用对拉螺栓等支模工具将模板构件锁紧,因此可设置对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特殊的弹性空腔设计,可有效防止水泥砂浆的外溢,提高构造柱的表观质量,达到美观的效果;
2、密封条直接固定在木模板上,可快速周转、重复利用,节能环保、减少资源浪费,还能节时省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3、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快节奏的施工环节,可适应现代建筑业快速发展和绿色文明施工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标号说明:1—空心主体,11—空心内腔,12—圆弧端面,13—橡胶基面,14—齿口铁片,2—连接销环,3—螺钉孔,4—对拉螺栓孔,5—木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防漏浆密封条,该技术方案,成本低廉、构造简单、实用环保、可多次重复使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而且还降低了施工成本,建少了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3所示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防漏浆密封条,包括空心主体1,空心主体1内设有空心内腔11,空心主体长度方向的外侧设有圆弧端面12;空心主体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橡胶基面13,橡胶基面与空心内腔之间设有齿口铁片14,相邻两个空心主体长度不同,并通过连接销环2相连,在连接销环节点处,相邻两个空心主体可相对转动360°,空心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螺钉孔3,空心主体1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在木模板5上,所述空心主体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作而成,宽度为20mm,高度为6mm;空心内腔高度为3mm,齿口铁片厚1.8mm,采用铸铁加工制作,为增强齿口铁片与橡胶基面的粘结效果,在齿口铁片两侧涂刷QN-505AB双组分增强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8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木模板U型加筋型材
- 下一篇:一种建筑模板新C型背楞连接卡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