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的锁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9190.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3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珑旭 |
主分类号: | B62H5/18 | 分类号: | B62H5/18;B62H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行车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止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自行车的锁止装置。
二、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能,因此用于自行车的锁止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自行车部件,在现有的用于自行车的锁止装置中,还都是直接对自行车的车轮进行锁止,由于只能对自行车的车轮进行锁止,从而影响了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自行车的锁止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的锁止装置,因此提高了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为与车轮联接并且具有插接孔的制动盘、设置为与车架联接并且具有挂接孔的固定环、设置为前车叉上并且具有导轨孔的滑动座、设置在滑动座中并且用于与制动盘和固定环联接的制动杆。
由于设计了制动盘、制动杆、滑动座和固定环,通过制动杆对制动盘进行周边侧面部制动,通过制动杆和固定环对前车叉和车架连接在一起,对自行车进行锁止,不再直接对自行车的车轮进行锁止,因此提高了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转动运动和角度转动同时制动的方式把制动盘、制动杆、滑动座和固定环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制动联动部件并且制动联动部件设置为包含有转动轮、拨动爪、支腿、耳部和定转动轮,转动轮设置为与车架联接并且在转动轮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有拨动爪、支腿和耳部,拨动爪设置为与制动杆接触式联接并且定转动轮设置为与车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端面部制动部件并且端面部制动部件设置为包含有活塞壳、活塞舌头、蓄能弹簧和拉线,活塞壳设置为与前车叉联接并且活塞舌头设置在活塞壳中,在活塞舌头与活塞壳之间设置有蓄能弹簧并且活塞舌头设置为与制动盘摩擦式联接,拉线的两端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活塞舌头和耳部联接并且拉线设置为缠绕在定转动轮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固定盘、筒壳、锁芯、插杆和压缩弹簧,
制动盘设置为与车轮轮毂联接并且固定环设置为与车架联接,滑动座设置为与前车叉联接并且制动杆设置为与滑动座移动式联接,制动杆的两端头部分别设置为与制动盘和固定环插接式联接并且在制动杆上设置有固定盘,筒壳设置为与车架联接并且插杆设置在筒壳中,在插杆与筒壳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和锁芯并且锁芯设置为与插杆锁止式联接,插杆设置为与固定盘顶止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制动盘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在制动盘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制动窗口,在制动盘的端面部设置有制动楔形部并且制动楔形部设置为沿制动盘的端面部环绕分布,制动窗口设置为沿制动盘的周边侧面部间隔式分布并且制动杆设置为与制动窗口插接式联接,活塞舌头设置为与制动楔形部贴合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制动杆设置为U字杆状体并且在制动杆的拐角部设置有固定盘,制动杆的一个端头部设置为与制动盘插接式联接并且制动杆的另一个端头部设置为与固定环挂接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滑动座设置为管状体并且滑动座设置为沿前车叉延伸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固定环设置为圈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固定盘设置为球状体的一部分并且筒壳设置为筒状体,在插杆上设置有相对的台阶部并且锁芯的伸缩舌头设置在插杆的相对的台阶部之间,压缩弹簧设置为串接在插杆上并且压缩弹簧的一端端头设置为与插杆的台阶部接触式联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端头设置为与筒壳的内壁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活塞壳设置为筒状体并且活塞舌头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在活塞舌头的上端端部设置有斜形面部并且活塞舌头的斜形面部设置为与制动盘接触式联接,活塞舌头的下端端部设置为T字形部并且蓄能弹簧设置为串接在活塞舌头的T字形部,蓄能弹簧的一端端部设置为与活塞舌头的T字形部接触式联接并且蓄能弹簧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为与活塞壳的端面部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拨动爪设置为片状体并且支腿设置为V字形板状体,耳部设置为凸缘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珑旭,未经张珑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9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侧开涨闸锁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电动车的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