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碰锁串联开启控制的拉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1350.5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李军领;宋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9/22 | 分类号: | E05B79/22;E05B79/20;E05B6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逄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锁 串联 开启 控制 拉丝 结构 | ||
1.一种双碰锁串联开启控制的拉丝结构,由拉丝串接第一碰锁和第二碰锁的锁头控制部,在所述拉丝向上拉紧时,所述锁头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碰锁和所述第二碰锁处于解锁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包括:手柄、第一护管、第二护管、端接头、球销及钢丝绳;
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所述钢丝绳依次贯穿连接所述第一护管、所述端接头和所述第二护管,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球销固定;
所述端接头卡接在所述第一碰锁的锁头控制部,所述球销卡接在所述第二碰锁的锁头控制部,处于所述第一碰锁与所述第二碰锁之间的钢丝绳贯穿在所述第二护管中,处于所述第一碰锁与所述手柄之间的钢丝绳贯穿在所述第一护管中;
在所述拉丝拉紧时,所述钢丝绳在所述第一护管和所述第二护管中被自由拉动,使所述端接头带动所述第一碰锁的锁头控制部运动,并使所述球销带动所述第二碰锁的锁头控制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头为圆柱体,所述端接头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端接头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端接头的两端设有圆弧面;
所述端接头通过所述环形凹槽卡接在所述第一碰锁的锁头控制部,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端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一锁套;
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套套接固定,所述第一锁套用于对设置在所述钢丝绳上的第一套管进行限位,在所述钢丝绳运动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钢丝绳处于相对移动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管包括:第二套管、第二锁套和第三锁套;
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套套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锁套套接;
所述第二锁套和所述第三锁套用于对所述第二套管进行限位,在所述钢丝绳运动时,所述钢丝绳与所述第二套管处于相对移动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套、所述第二锁套和所述第三锁套为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固定部和套接部;
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为圆锥体,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为圆管,所述圆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圆锥体的最大直径,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轴设有贯穿孔;
所述套接部为六边形柱体结构,所述套接部的中心轴设有内通孔,所述套接部的一端通过所述内通孔套接所述固定部的圆管,使所述套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圆管处形成环形槽,所述套接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内通孔与所述第一套管或所述第二套管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还包括:手柄支架;
所述手柄支架包括:固定底座和法兰套筒;所述固定底座焊接在所述法兰套筒的外部,并与所述法兰套筒的轴向呈垂直设置;所述法兰套筒的中心孔为阶梯限位孔,所述钢丝绳的端部贯穿所述阶梯限位孔后与所述手柄固定,所述手柄在所述钢丝绳拉紧力作用下与所述法兰套筒的法兰盘端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平板本体和加强筋;
所述平板本体设有固定孔,所述手柄支架通过所述固定孔进行固定;所述加强筋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筋垂直设置于所述平板本体上,所述加强筋的一直角边与所述法兰套筒的外表面焊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平板本体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还包括:卡圈;
所述卡圈为金属圆环,在所述第一护管与所述法兰套筒远离法兰盘的一端套接时,所述卡圈环绕在所述法兰套筒的套接位置处,以使所述第一护管与所述法兰套筒连接紧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为卡箍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材料均为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13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