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医用扎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2119.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2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汪滋民;刘德鼎;唐昊;李全;肖磊;王一;周至游;何崇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8 | 分类号: | A61F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扎带 重建 本实用新型 关节脱位 韧带重建 限位功能 复位 齿条 锁止 肩锁关节脱位 医疗器械技术 穿过 膝关节韧带 单向固定 个体差异 骨折复位 固定装置 人工韧带 卡扣 头端 关节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医用扎带,包括锁止头、第一扎带段和第二扎带段和第三扎带段,其中:所述锁止头贯穿设有一齿条穿过孔,该齿条穿过孔内设有单向固定卡扣;所述第一扎带段和第二扎带段的头端连接在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差异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人工韧带长度的关节脱位或韧带重建用固定装置,不仅能用于关节脱位或韧带重建用固定,还适用于肩锁关节脱位复位重建、膝关节韧带重建、关节内撕脱骨折复位重建等复位重建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医用扎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喙锁韧带重建复位固定效果不佳。
申请号为“201610062942.1”、申请公布号为“CN 105640599 A”、名称为“一种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装置,它由接骨板、高强度缝合线组成,接骨板用钛合金材料制成,接骨板上钻有圆形孔;高强度缝合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高强度缝合线与接骨板配合使用;使用时,于锁骨远端上方小切口,于喙锁韧带锁骨止点处钻骨髓道,喙突上建立隧道;将高强度缝合线穿过微型条形接骨板中段两圆孔,肩关节镜下将微型条形接骨板通过隧道置于喙突下方,通过引导线调整接骨板位置,两端向上拉起缝合线;在关节镜直视下复位肩锁关节,在锁骨上方安放微型平行接骨板并将高强度缝合线穿过接骨板两圆孔后打结固定,构成喙锁悬吊结构来固定远端锁骨,取出引导线。但在初次固定后,该用于喙锁韧带重建的装置中的高强度缝合线长度不可调节。
申请号为“201521055507.3”、授权公告号为“CN 205286431 U”、名称为“一种膝关节韧带重建固定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膝关节韧带重建固定装置,主要是由吸收充气球囊、单向阀门、吸收导管、导管尺寸刻度、束缚线圈、线袢、卡槽、微型钢板构成;其中:吸收充气球囊呈长圆柱形状,吸收充气球囊的底部装有一个单向阀门;微型钢板呈薄片状结构,微型钢板上设有四个通道,通道上设有卡槽,呈环状结构的线袢绕行在微型钢板上的中间两个通道内;吸收导管一端与单向阀门连接,另一端穿过微型钢板上的通道与充气装置连接;吸收导管上标有尺寸刻度,吸收导管的中部采用束缚线圈将吸收导管与线袢束缚在一起。在使用时,将吸收充气球囊放置在移植物的近端牵引侧,吸收导管经移植物头端引出,连同微型钢板一通被牵入骨髓道引出,先翻转微型钢板成悬吊袢式固定,然后沿胫骨端牵引移植物并维持张力,充气装置通过吸收导管将吸收充气球囊充盈后形成挤压固定,从而完成双重固定的临床效果。该技术在使用时,其线袢长度一旦固定仍不可调节。
现有的人工韧带产品的长度一般为25mm、30mm、35mm等长度,如果病人需要的人工韧带的长度为33mm时,就无法选择到适合长度的产品。
以上现有技术活市售产品均不可根据病人个体差异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人工韧带的长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重建系统建立后及时调整人工韧带长度的具有限位功能的医用扎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医用扎带,包括锁止头、第一扎带段和第二扎带段和第三扎带段,其中:
所述锁止头贯穿设有一齿条穿过孔,该齿条穿过孔内设有单向固定卡扣;
所述第一扎带段和第二扎带段的头端连接在所述锁止头的同向,该第一扎带段与第二扎带的尾端连接第三扎带段的头端;
所述第三扎带段的表面形成齿条,该第三扎带段的尾端在配合使用时穿过该第一扎带段与第二扎带之间的开口并穿过锁止头,使医用扎带形成“8”字状;
所述第一扎带段和第二扎带段之间的开口的宽度d2≥第三扎带段的宽度d4。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扎带段的宽度d1=第二扎带段的宽度d3=第三扎带段的宽度d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21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
- 下一篇:支撑型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