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VR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2825.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4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茂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地址: | 44371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vr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R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VR眼镜。
背景技术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其中,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称为虚拟环境(即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VE)。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VR眼镜,就是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是利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的产品,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VR眼镜就可以模仿真实的状况,使左、右眼画面连续互相交替显示在屏幕上,并同步配合VR眼镜,加上人眼视觉暂留的生理特性,就可以看到真正的立体3D图像。
但是现有的VR眼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VR眼镜本身体积较大,不能直接放置在随身的小型包中,携带十分不便,如果在户外或者公共场合休息时,想要使用VR眼镜来进行放松,需要使用额外的容器携带VR眼镜。现有技术已经出现了便携的折叠式VR眼镜,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933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折叠式VR眼镜,包括合页式的镜架,镜架的两片合页板的中央均设有镜框和镜片,合页板之间通过旋转杆连接;旋转杆上方设有调节支架,调节支架上方设有可通过导轨上下调节镜片位置的上下活动杆;调节支架后方设有可通过导轨前后调节镜片位置的前后活动杆,前后活动杆上连接有弹性夹片。该VR眼镜虽然通过活页式结构进行折叠实现了便携功能,但是其镜片内没有眼罩,使用者的眼眶直接接触硬质框架,舒适性很差;无法调节镜片前后距离,对于视力不同的人来说使用效果有很大差别;镜头外没有保护装置,很容易弄脏或者磨损镜片,导致使用效果不佳或是损坏,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用的便携式VR眼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VR眼镜,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胶套连接镜片固定板和外壳,将镜头容纳在外壳内部缩小体积,在使用时可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视力区别进行前后调节,外壳后侧铰接有两块盖板,盖板闭合时保护内部的镜头,打开时可配合固定镜片固定板,壳体外侧还设置有保护镜头的保护板,可以防止镜头被污染和磨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VR眼镜,包括前后敞开的壳体、套设在壳体内部的镜片固定板以及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系带,所述壳体前侧开口与移动终端配合安装,还包括铰接在壳体后侧左右两端的两块盖板,所述两块盖板为翻转式结构,盖板处于盖合状态时可封闭壳体后侧,盖板翻转至最大展开状态时垂直于移动终端所在平面;所述镜片固定板与壳体安装移动终端一侧的内壁之间通过伸缩胶套连接,镜片固定板靠近盖板一侧安装有软质弹性眼罩;镜片固定板的左右两端还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头,所述盖板内壁上设置有视距调节机构,所述视距调节机构内依次设置有形状与卡头配合的卡槽,镜片固定板可通过两端的卡头与卡槽配合固定在盖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内壁上还设置有系带连接机构,所述系带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弹性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靠近盖板一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伸缩式安装在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系带为由三条连接带形成的“T”型弹性带,左右两侧的连接带的末端设置有与弹性卡扣相配合的卡环,下侧的连接带末端设置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U”型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三条连接带上均设置有背带扣。
进一步的,所述眼罩上围绕眼眶设置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视距调节机构上对应每个卡槽设置有近视度数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内壁边缘围绕壳体分别设置有多块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对应磁铁设置有铁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包覆壳体前侧开口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对应磁铁设置有第二铁块。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茂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茂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2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返回电极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对下食管括约肌精确定位的射频消融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