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副驾驶区储物盒开阖用限位簧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3222.4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8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洪亚威;周荣;高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26 | 分类号: | F16F1/26;B60R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副驾驶 区储物盒开阖用 限位 簧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副驾驶区储物盒开阖用限位簧片。
背景技术
汽车副驾驶区设有储物盒,储物盒大都通过转动方式进行开阖,开阖过程中需要使用限位簧片。传统的限位簧片如图1所示,这种限位簧片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簧片1′先利用凸起的两根片筋2′进行固定,然后采用热铆焊接的方式进行装配,手工焊接的一致性很难保证,进而产品的装配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占用较多的人力和设备资源;二是簧片1′中需要开设有穿孔,长期使用后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副驾驶区储物盒开阖用限位簧片,能够采用卡接的方式一次性装配,节省了人力和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副驾驶区储物盒开阖用限位簧片,该限位簧片呈由前片体、中片体和后片体构成的S型结构,所述中片体为平面薄板状结构,所述前片体、后片体分别连接于中片体的下端部、上端部,且前片体、后片体位于中片体的不同侧,所述前片体、后片体与中片体的连接处呈半圆状过渡结构,所述前片体和中片体之间区域为储物盒固定板卡入区,所述前片体上设有经冲压向中片体弯折的倒刺,所述后片体上设有便于与止位柱相抵的台阶部,所述止位柱设有止位端和自由端,止位端能够在转轴的限制下与台阶部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前片体、中片体和后片体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倒刺呈矩形结构,上边部与前片体连接,其余三个边部与前片体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倒刺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0°-70°。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的台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限位簧片通过采用带倒刺的S型结构,具有结构稳定、可靠的优点,可以以卡接地方式直接安装,优化了装配方式,节省了人力和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限位簧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簧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簧片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簧片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限位簧片,101-前片体,102-中片体,103-后片体,104-倒刺,105-台阶部,2-储物盒固定板,3-止位柱,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汽车副驾驶区储物盒开阖用限位簧片,该限位簧片1呈由前片体101、中片体102和后片体103构成的S型结构,中片体102为平面薄板状结构,前片体101、后片体103分别连接于中片体102的下端部、上端部,且前片体101、后片体103位于中片体102的不同侧,前片体101、后片体103与中片体102的连接处呈半圆状过渡结构,前片体101和中片体102之间区域为储物盒固定板2卡入区,前片体101上设有经冲压向中片体102弯折的倒刺104,后片体103上设有便于与止位柱3相抵的台阶部105,止位柱3设有止位端和自由端,止位端能够在转轴4的限制下与台阶部105相抵。
其中,前片体101、中片体102和后片体103为一体结构,由一块钣金件先冲压出倒刺104,再小幅弯折形成台阶部105,最后大幅弯折形成前片体101、中片体102和后片体103,工艺简单,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合肥)有限公司,未经延锋汽车饰件系统(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3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间隙可调锥形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减震弹簧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