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4816.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钟会球;陈伟芳;殷海庭;杨辉;夏琪伟;罗欣喆;简辉;陈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 机油 发动机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油底壳属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存机油是其第一功能。机油,被誉为发动机的“血液”,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参与者,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减磨等作用。
在多数工况下,发动机机油温度高于冷却液温度,机油需要进行冷却。但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本身热负荷较小,机油温度偏低,需要从冷却水吸收热量实现升温,尤其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的冷启动工况,机油升温更为必要。机油温度过低,会使机油粘度增大,增加机件运动的阻力,暖机时间加长,对燃油耗及排放等均不利。
因此需要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提升机油温度。目前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仅有一个油底壳,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油底壳内所有的机油均参与润滑循环,这就导致机油温度上升较慢,暖机时间长,对燃油耗及排放等均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机油温度上升较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阻隔件,设于所述油底壳本体内,并将所述油底壳分隔成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所述主油底壳的体积小于所述副油底壳的体积;设于所述阻隔件上的至少两个调节阀。
可选的,还包括:主吸油盘,通过第一管路与油泵相连,所述主吸油盘位于所述主油底壳内;副吸油盘,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所述副吸油盘位于所述副油底壳内,且其中一个所述调节阀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中。
可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主油底壳内,用于检测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输出温度信号;所述调节阀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可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主油底壳内,用于检测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输出温度信号;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输出控制指令,用以控制所述调节阀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可选的,所述调节阀为蜡式调节阀。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油底壳的加油口以及设于加油口上的加油口盖;
机油加注管,依次穿过所述主油底壳和所述阻隔件,并延伸至所述副油底壳内。
可选的,还包括: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出油端位于所述主油底壳内。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放油螺塞,设于所述主油底壳上;第二放油螺塞,设于所述副油底壳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以及设于油底壳本体内的阻隔件,阻隔件将发动机油底壳分隔成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其中,主油底壳的体积小于副油底壳的体积。相当于将油底壳容积一分为二,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设于阻隔件上的至少两个调节阀全部处于关闭状态,仅有体积小的主油底壳内的机油参与油路循环。
由于参与循环的机油量少了,因此,在同样的发动机热负荷下,机油温度上升较快,暖机时间得以缩短,燃油耗及排放均可得到改善。待机油温度上升至一定程度后,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后,设于阻隔件上的调节阀全部处于开启状态。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连通,即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内的机油均参与油路循环,以保证发动机润滑有效,安全运行。
同时,由于所有的调节阀均处于开启状态,主油底壳内的机油和副油底壳内的机油快速混合,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机油的粘度适合,不会增加机件运动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的主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机油的循环路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在发动机正常工作阶段,机油的循环路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的主视图二,图4中示出了电子控制单元与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通过导线连接;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的主视图三,图5中示出了电子控制单元与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无线通信连接;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机油的循环路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4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气门座圈及柴油机
- 下一篇:排气调音阀及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