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自动温控燃气氧化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5774.9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5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民;张妙忠;卓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信利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9/06 | 分类号: | C01G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刘少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自动 温控 燃气 氧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温控燃气氧化锅系统。
背景技术
氧化铁红是一种建筑涂料添加剂,其分为天然铁红和人工合成铁红,由于天然铁红产量小,产品质量把控难度大,因此,市场上所使用的氧化铁红基本上都是人工合成铁红。
现有技术中,人工合成铁红一般是采用工业锅炉提供热能,通过工业锅炉产生高压蒸汽,利用高压蒸汽加热的方式为氧化铁红量产创造反应条件。而采用工业锅炉产生高压蒸汽的方式,由于需要燃烧大量的燃煤,同时工业锅炉又存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使得氧化铁红的制造成本存在居高不下的问题。另外,蒸汽在输送过程热量损失大,容易造成能源利用低的问题。
锅炉燃煤还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废气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环保节能要求,因此利用工业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进行加热,作为氧化铁红量产制造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其作业方式需要创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压蒸汽进行氧化铁红生产存在的污染大、能耗高、热能利用低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温控燃气氧化锅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
加热室主体,所述加热室主体包括有侧壁,所述侧壁为圆筒形结构,所述侧壁包括有内层侧壁以及套设于所述内层侧壁外部的外层侧壁,所述内层侧壁与所述外层侧壁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有用于热流通过的加热通道,于所述加热室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锅炉顶盖,所述加热室主体的外部、并环绕所述外层侧壁的外缘设置有第一安装法兰;
燃烧室主体,所述燃烧室主体具有燃烧室,于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气炉,所述燃气炉具有燃气接口以及热流出口,所述燃烧室主体设置于所述加热室主体的下侧,所述燃烧室主体的顶部、并环绕其外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法兰对接的第二安装法兰,所述热流出口与所述加热通道对接连通;
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压力调节的调压阀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燃气管道的电磁阀,于所述燃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主管,于所述连接主管上设置有多个分支接口,于所述燃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燃气输出接头,所述燃气管道通过所述燃气输出接头与所述燃气接口对接连通;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加热室主体的外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信号连接。
优选地,于所述锅炉顶盖上开设有尾气出口;还包括有热回收管路组件,所述热回收管路组件包括有余热管以及回收管,所述余热管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加热室主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外层侧壁相抵,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尾气出口连接,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余热管连接。
优选地,于所述加热室主体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法兰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网,所述导流网倾斜设置,所述加热室主体的侧壁上并相对于所述导流网的底端位开设有导流出口。
优选地,于所述加热室主体内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设置于所述导流网的上端并与所述导流网间隔设置。
优选地,于所述加热室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层侧壁相抵。
优选地,所述燃烧室主体内设置有防火砖,由所述防火砖堆砌形成所述燃烧室。
优选地,所述内层侧壁为不锈钢内层侧壁,所述外层侧壁为不锈钢外层侧壁。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动温控燃气氧化锅系统中,在加热室主体的底部设置了燃烧室主体,燃烧室主体内部设置了燃气炉,燃气管道与燃气炉连接能够向燃气炉提供天然气,燃气炉以天然气为燃料进行燃烧,热流通过加热通道对加热室主体进行加热,加热室主体采用双层结构,其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并且内部温度一致性高。本实用新型通过燃烧天然气提供热能进行铁红生产,燃烧天然气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燃烧天然气后热流直接对加热室主体加热,其热能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室主体上安装有燃烧室主体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室主体上安装有燃烧室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侧壁1、锅炉顶盖2、燃烧室主体3、燃气炉4、燃气管道5、
调压阀6、电磁阀7、分支接口8、尾气出口9、导流网10、
放置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信利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信利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5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