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6442.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2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青;周美羡;张丹红;管俊丽;邵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青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式 拎瓶器 本实用新型 滑动固定 固定块 高度可调 固定挂钩 依次连接 握手部 引流瓶 槽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手部、若干个调节单元和固定挂钩部;所述调节单元一端上设有固定块,所述调节单元另一端上开设有滑动固定槽;所述相邻调节单元之间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单元的固定块与另一个所述调节单元的滑动固定槽相配合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可以实现高度可调、方便提拿且适用于各种引流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慢慢出现。而在呼吸科、胸外科等科室中,引流瓶的使用十分广泛,如胸腔引流瓶,大多患者移动时需提着胸腔引流瓶行动,而为了保障有效引流,引流瓶高度不得超过膝盖,但使用中瓶身挂钩短且每位病人的身高有差异,在提引流瓶时不方便,传统的方式都是通过绳子绑在引流瓶两端的挂钩上进行提起十分不便捷而且高度无法调整不能适用于各个病人,耗费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度可调、方便提拿且适用于各种引流瓶的可调式医用拎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手部、若干个调节单元和固定挂钩部;所述调节单元一端上设有固定块,所述调节单元另一端上开设有滑动固定槽;所述相邻调节单元之间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单元的固定块与另一个所述调节单元的滑动固定槽相配合实现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单元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固定块包括层叠设置的滑动部和限位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调节单元表面相贴合设置;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滑动部呈圆柱形状,且所述限位部的底面半径大于所述滑动部的底面半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固定槽包括相连通的让位槽和滑动槽;所述让位槽呈圆形设置且半径大于等于所述限位部半径以实现所述限位部的卡入;所述滑动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且大于等于所述滑动部的直径以实现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滑动槽上的滑动,同时通过所述限位部进行相邻两个调节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单元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调节单元在竖直方向上呈直线分布;定义所述调节单元的长度为d,其中d的范围为6cm~10cm。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固定块位于调节单元的表面为第一表面,则另一相对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收纳块;当位于下方的调节单元以上方调节单元的固定块为原点旋转至与上方调节单元重合时,所述收纳块可扣入上方调节单元的让位槽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纳块与所述让位槽过盈配合用于调节整体长度时固定相邻两个调节单元。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手部上方水平设置便于病人抓取。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挂钩部包括上钩部和下钩部,整体呈S型设置;所述上钩部穿过所述矩形槽;所述下钩部用于悬挂医用引流瓶两端的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中采用三个相连接的调节单元,可以实现高度可调的功能,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提拿。
2、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中调节单元采用固定块和滑动固定槽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收纳块实现收起状态时的稳固。
3、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中固定挂钩部采用S型的结构可以有效实现调节单元与待拎引流瓶之间的连接,同时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医用拎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青,未经林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6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床患者用洗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术后护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