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导风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6732.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9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贺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导风板 组件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导风板组件和具有该导风板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导风板组件由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组成,导风板组件安装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与散热器之间,并与车辆的防撞梁相邻。导风板组件在安装时需要先将主导风板连接在散热器上,再越过防撞梁将副导风板放置在安装位置,并与主导风板进行螺纹固定,由于防撞梁处操作空间狭小,副导风板与主导风板安装困难,安装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更方便安装的导风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导风板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包括导风板主体和定位部,所述导风板主体与所述车辆的散热器连接,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导风板主体上,所述定位部通过转动部与所述导风板主体连接,所述定位部上还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导风板主体可拆卸地相连以将所述导风板组件与所述车辆的防撞梁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导风板组件,简化了安装流程,导风板组件更容易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组件,所述定位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导风板主体一体形成。由此导风板组件整体强度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片状。由此定位部更容易弯曲变形,从而导风板组件在安装时,操作人员更方便转动定位部与导风板主体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组件,所述转动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定位部的厚度。由此转动部更容易变形,定位部更容易通过转动部相对导风板主体转动,从而导风板组件在安装时,操作人员更方便转动定位部与导风板主体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组件,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固定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部上相对的两端。由此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转动定位部时,固定结构可以更方便地远离和靠近固定结构,便于定位部与导风板主体通过固定结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定位部的上端,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定位部的下端。由此,操作人员在安装导风板组件时,可以先将定位部通过转动部相对导风板主体向上转动,从而使定位部暂时远离导风板主体与防撞梁之间,可以预留出更多空间以方便导风板主体与防撞梁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主体与所述定位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防撞梁配合的避让槽。由此,可以实现导风板组件与防撞梁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为PP+EPDM-TD15件。由此,导风板组件造价便宜且具有较好韧性,便于定位部通过转动部相对导风板主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卡扣,所述导风板主体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孔。由此可以实现导风板主体与定位部的卡接固定,无需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导风板主体与定位部,导风板主体与定位部拆装更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导风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节约了车辆的装配时间,提高了车辆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在车辆中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0,导风板组件100,导风板主体1,卡孔11,定位部2,转动部21,固定结构22,翻边23,避让槽3,防撞梁200,散热器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6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控制机器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