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的干法乙炔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6881.3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6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宗华;李业新;涂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00 | 分类号: | C07C1/00;C07C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148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回收 利用 乙炔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干法生产乙炔的系统。
背景技术
乙炔,分子式C2H2,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
乙炔的制备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新措施与新政策的出台,传统的湿法乙炔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还会产生大量的电石渣、废水和电石渣中挥发的废气,污染环境,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绿色、环保的产业政策的要求。然而在现有的干法乙炔生产系统中也需要加入外来的工业水作为乙炔生产的发生水,而用于除尘冷却介质的工业水却无法回收利用,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干法乙炔生产系统,其除尘冷却塔底部通过水管与沉降槽连接;所述沉降槽包括用于排出清液的清液出口和排出固相物质的渣浆出口;还包括一个沉降池,沉降池包括清液池和渣浆池;所述沉降槽的清液出口和渣浆出口分别与清液池和渣浆池相连;所述清液池通过水管与发生水槽相通。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作为除尘冷却介质的工业水可重复利用,作为乙炔生产的发生水。
然而系统中仍然有一些废水无法重复利用,并且这些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乙炔,直接排除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的干法乙炔生产系统,收集系统内含有乙炔的废水并重新送回系统重复利用,减少排放并使得乙炔最终解析在系统中。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的干法乙炔生产系统,包括利用电石和发生水来产生乙炔的乙炔发生器以及与乙炔发生器通过水管相连用于储存发生水的发生水槽;所述乙炔发生器通过气管依次与除尘冷却塔、乙炔冷却器、脱硫塔、水洗塔、冷却塔相连;所述冷却塔分别与乙炔气柜和清净塔连接;所述清净塔与中和塔连接;
所述除尘冷却塔底部通过水管与沉降槽连接;所述沉降槽包括用于排出清液的清液出口和排出固相物质的渣浆出口;还包括一个沉降池,所述沉降池底部向一侧倾斜,并且底部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排污槽;所述沉降池中部横向设置有隔离板,将沉降池分隔为清液池和渣浆池;所述隔离板上部设置有溢流孔;所述沉降槽的清液出口和渣浆出口分别与清液池和渣浆池相连;所述清液池通过水管与发生水槽相通;
还包括用于收集系统废水的废水收集槽,所述废水收集槽包括槽体,所述废水收集槽上设置出水口和若干进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除尘冷却塔喷淋系统连接;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却塔、乙炔气柜、中和塔、脱硫塔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废水收集槽槽体为横向放置的圆筒状,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其顶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底部。便于进水和排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槽体顶部设置有排空口和人孔。人孔用于检修,排空口用于排出槽体内的空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体与氮气存储装置相连。在检修的时候通入氮气,对槽体内的液体进行置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槽体上安装有液位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将槽体内液体的液位、压力等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便于了解槽体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槽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在检修的时候用于彻底排空槽体内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干法乙炔生产系统,将其冷却塔、乙炔气柜、中和塔、脱硫塔产生的废液收集起来,并重新送回系统重复利用,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并使得废水中的乙炔重新解析到系统中,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沉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沉降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沉降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废水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乙炔发生器、2除尘冷却塔、3乙炔冷却器、4脱硫塔、5水洗塔、6冷却塔、7乙炔气柜、8清净塔、9中和塔、10发生水槽、 11沉降槽、12沉降池、13废水收集槽、111槽体、112清液出口、113 渣浆出口、114搅拌装置、121清液池、122渣浆池、123隔离板、124 排污槽、131槽体、132出水口、133人孔、134排污口、135排空口、 136氮气入口、137废碱液入口、138进水口、139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6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规则硫酸铵颗粒自动化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5G超密集网络虚拟小区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