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管道隔热托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7018.X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9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豪;王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135 | 分类号: | F16L59/135;F16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100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管道 隔热 托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工程的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管道隔热托座。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和市政领域,存在大量的高温介质输送管道。为了避免所输送介质的散热损失,一般会对管道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然而,由于存在热位移,管道托座与支架面之间会发生相对移动,因此现有的热力管道托座一般都只是部分零部件被包扎在保温层内,还有部分底座裸露在环境中,这部分裸露的部分必然会将管道的热量向外界散失,这一点在冬季尤为严重。显然,这对于温度越高的管道越不利,管道温度越高,损失的热量越大。此外,托座的散热对于饱和蒸汽管道或长距离的低过热度蒸汽管道输送也尤其不利,因为散热会导致大量的蒸汽在输送过程中冷凝下来。
为此,构建一种新型的保温管道隔热托座,通过合理的隔热方案设计,将高温管道通过托座对外散失的热量降到最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降低保温管道热量损失的保温管道隔热托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管道隔热托座,管道的外部套设有保温层,包括管部连接件、隔热件、支座组件,其中,
所述管部连接件与保温管道固接;
所述管部连接件依次与隔热件、支座组件相连接;
所述隔热件夹设在所述管部连接件与所述支座组件中的支撑件之间,所述隔热件一侧与管部连接件相接触,另一侧与所述支座组件中的支撑件相接触;
所述管部连接件和所述隔热件的高度均小于管道保温层厚度,所述管部连接件和所述隔热件均设置在保温层内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栓组件,所述管部连接件、隔热件、支座组件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栓组件设置在保温层内部,所述螺栓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管部连接件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底板,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板之间焊接连接,所述支撑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对称设置在底板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夹设有用于减小托座摩擦系数的中间板。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包括第一聚四氟乙烯板和第二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第一聚四氟乙烯板设置在第二聚四氟乙烯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构建了一套带隔热功能的隔热托座,避免了热量通过托座向外界散失,解决了常规托座存在的由于托座传热导致热量散失的问题,减小了保温管道的温降,对于保证长距离输送管道的保温效果非常有效;同时,本实用新型对底板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聚四氟乙烯板的设置,减小了托座的摩擦系数,减小了管道托座所承受的水平力;此外,本隔热托座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安装起来非常便捷,且由于主要零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拆卸和维修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部连接件高度、隔热件高度与保温层厚度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保温管道隔热托座,管道的外部套设有保温层5,所述隔热托座包括管部连接件1、隔热件2、螺栓组件3、支座组件4;所述支座组件包括支撑件4-1和底板4-2,所述支撑件4-1和所述底板4-2之间焊接连接,所述支撑件4-1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对称设置在底板4-2上方;所述管部连接件1的上端与管道外壁面6之间焊接,所述管部连接件1下端两侧分别设置一块隔热件2,隔热件2一侧与管部连接件相接触,另一侧与支座组件中的支撑件4-1相接触,管部连接件与其两侧的隔热件2和支撑件4-1通过螺栓组件3进行固定,所述螺栓组件3至少设置两套以上,沿托座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以保证托座的稳定性。
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方案,管部连接件1的高度和隔热件2高度均小于管道保温层的厚度,这样管部连接件和隔热件均被包扎在保温层5内部,避免了热量通过管部连接件和隔热件外侧向环境散失。
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方案,螺栓组件3也被包扎在保温层5内部,避免了热量通过螺栓组件3两端向环境散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7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高度的链条履带车辆底盘
- 下一篇:一种可调阻尼摄像滑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