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脚避位式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7661.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5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伟;岳秀峰;陈飞勇;周义;马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高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脚避位式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端脚避位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在品质性能及电气性能上一直只是满足常用电器参数,普通适用于传统型产业,但随着科技发展,应用该继电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对产品IP/OP耐压值、电参数稳压性要求的提高最为显著。一般情况下由于簧片的引脚与轭铁相距太近,IP/OP耐压值只能达到2500V,可以满足传统型产业,如家电控制、工业机器制控、灯光控制等,在一些现代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控制上则无法满足,如光伏电源、空调压缩机需频敏切换电压并且该设备安装在室外,外电压为4800V以上容易击穿塑件,造成IP与OP间短路使继电器失效。为此光伏电源、空调压缩机所用继电器的IP/OP耐压值需达到5000V以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端脚避位式继电器,继电器的IP/OP耐压值可以达到5000V以上,可以提高继电器电气性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端脚避位式继电器,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基座,在基座上设置有轭铁和簧片,簧片下端的引脚插装在底板上,关键是:所述的簧片与轭铁相对应处的引脚弯折成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端朝向轭铁方向、使簧片的U形结构底部与轭铁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7.2mm。
所述簧片的U形结构底部与轭铁之间的间距等于7.2mm。
在基座上与簧片的U形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U形槽,簧片的U形结构嵌装在U形槽内。
所述的基座和底板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簧片与轭铁相对应处的引脚弯折成开口朝向轭铁方向的U形结构,从而使簧片引脚与轭铁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7.2mm,使继电器的IP/OP耐压值可以达到5000V以上,可以提高继电器电气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基座,2代表簧片,3代表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端脚避位式继电器,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底板3、设置在底板3上方的基座1,在基座1上设置有轭铁和簧片2,簧片2下端的引脚插装在底板3上,所述的簧片2与轭铁相对应处的引脚弯折成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端朝向轭铁方向、使簧片2的U形结构底部与轭铁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7.2mm。通过增大簧片2引脚与轭铁之间的间距,使继电器的IP/OP耐压值可以达到5000V以上,可以提高继电器电气性能的稳定性。将现有的簧片2引脚与轭铁之间的间距为5.4mm增大为簧片2的U形结构底部与轭铁之间的间距等于7.2mm,在确保继电器的IP/OP耐压值可以达到5000V以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簧片2的引脚长度,减少用料量,节约成本,同时尽可能地减小U形槽在基座1上所占有的面积,使基座1具有足够大的强度。
在基座1上与簧片2的U形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U形槽,簧片2的U形结构嵌装在U形槽内。U形槽不仅用来导向簧片2的引脚,还可以增大外壳与簧片2引脚之间的距离,避免外壳挤压到簧片2的引脚,同时可以避免簧片2与外壳接触太多,可以提高继电器电气性能的稳定性。为了更加安全可靠,使U形槽的开设深度大于簧片2的引脚厚度,这样簧片2的引脚就可以完全卡入U形槽内,可以有效避免外壳挤压到簧片2的引脚。
基座1和底板3为一体式结构,可以节约底板3的塑料开模成本及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高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高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7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振荡培养摇床
- 下一篇:熔模输送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