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8184.1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高峰;赵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赤帝鸿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32 | 分类号: | B01J1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消解 赶酸仪 所用 填料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料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
背景技术
在进行消解实验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强酸液,在消解过程中需要加热,造成强酸挥发,大量强酸不仅腐蚀实验设备、损害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需使用填料和消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发生反应,使废气净化后排出。现有的填料,气体通过率低,气体通过过程中压降大,净化速度慢,并且填料更换不便,不同位置的填料和废气接触的时间不同,填料无法得到充分均匀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其便于更换、提高气体通过率、减少压降,并且使填料得到均匀充分的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包括密闭壳体、填料,所述填料放置于所述密闭壳体内,所述填料分层放置,各层填料之间留有间距,在各层所述填料之间形成连贯的蛇形流道,所述密闭壳体上设置有气体进口及气体出口,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蛇形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蛇形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其中,所述填料包括碱性活性炭及石灰石晶体,碱性活性炭占比大于70%。
本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其中,所述蛇形流道上靠近所述气体进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蛇形流道上靠近所述气体出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滤网。
本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其中,所述气体进口及气体出口上均安装有耐酸高温的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其中,所述密闭壳体为抽屉式,所述密闭壳体两侧设有滑道。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将填料放置于密闭壳体内,并将密闭壳体做成抽屉式,使填料模块化,便于更换,并且保证化学反应在密闭空间内进行,避免污染外界环境,由于填料分层放置,各层填料之间留有间距,可提高废气的通过率,减少压降,而蛇形流道的设置,提高了填料的均匀利用率,使填料得到均匀、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去除上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压消解赶酸仪所用填料模块,包括密闭壳体11、填料12,密闭壳体11采用铝材氧化材料制成,填料12为固体填料,包括碱性活性炭及石灰石晶体,碱性活性炭占比大于70%并且填料12放置于密闭壳体11内,填料12分层放置,各层填料之间留有间距,在各层填料 12之间形成连贯的蛇形流道13,密闭壳体11上设置有气体进口112及气体出口113,气体进口112与蛇形流道13的一端连通,气体出口113与蛇形流道 13的另一端连通;
如图1、2所示,蛇形流道13上靠近气体进口11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滤网131,蛇形流道13上靠近气体出口11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滤网132,气体进口112及气体出口113上均安装有耐酸耐高温的快换接头,如聚四氟乙烯双密封8MM快换接头。密闭壳体11为抽屉式,密闭壳体11两侧设有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赤帝鸿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赤帝鸿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8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电池模块和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