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用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0238.8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港河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4 | 分类号: | E02B8/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51709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站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水电设备,具体是一种水电站用闸门。
背景技术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水库的高水位水经引水系统流入厂房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再经升压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输入电网。水电站运行时,会受到不同河流之间补偿调节的影响,要使水电站正常运行,需注意电站的检修。现在的水利水电用的闸门一般只是直接浇筑的钢板或者只是混凝土和钢筋浇筑的水泥板,结构功能单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电站用闸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用闸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电站用闸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右两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侧设有滑块,所述本体上侧设有安装座,所述本体下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部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上端前侧设有排水口,所述本体内部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部上端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部设有加热杆,所述加热腔前侧上下两端左右两侧设有若干根导热杆,所述导热杆前侧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前侧设有保温板,所述混凝土层后端设有钢板,所述钢板右侧焊接有若干根钢筋,所述钢筋后侧设有加强钢块,所述加强钢块上下两端左右两侧设有固定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前侧涂有防腐蚀涂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座外侧设有固定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腔内壁设有隔热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杆和导热板为铜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水口、进水通道和排水口,可以有效地缓解闸门放下和升起的时候水流对闸门的冲击力,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闸门;通过加热装置和保温板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迎水面的钢板在低温期情况下出现凝结状况;通过加强装置的设置,可以增加闸门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电站用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电站用闸门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水电站用闸门内部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电站用闸门,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前侧涂有防腐蚀涂料,可以有效防止迎水面的闸门锈蚀,所述本体1左右两侧设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外侧设有滑块3,可以保证闸门上下竖直移动,所述本体1上侧设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外侧设有固定座,可以方便闸门的安装,所述本体1下端设有进水口5,所述进水口5内部设有排水通道6,所述排水通道6上端前侧设有排水口7,在闸门放下的时候,水流通道会变小,水流对闸门的冲击力会变大,通过设置排水通道6可以使水流通过进水口5进入排水口7排出,然后将排出的水流的冲击力反作用与流动的水流,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水流的冲击力,有效地保护闸门,在提升时,水流会通过排水口7流入,进水口流出,这样也可以缓解水流对闸门的冲击力,有效地保护闸门,所述本体1内部设有混凝土层8,所述混凝土层8内部上端设有加热腔9,所述加热腔9内壁设有隔热涂层,所述加热腔9内部设有加热杆10,所述加热腔9前侧上下两端左右两侧设有若干根导热杆11,所述导热杆11前侧设有导热板12,所述导热杆11和导热板12为铜材质,可以减少热量损耗,也会增强闸门强度,所述导热板12前侧设有保温板17,可以有效地防止迎水面出现结冰的现象,所述混凝土层8后端设有钢板13,所述钢板13右侧焊接有若干根钢筋14,所述钢筋14后侧设有加强钢块15,所述加强钢块15上下两端左右两侧设有固定块,可以有效地增加闸门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港河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港河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0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炭黑生产工艺技术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