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便携式照明定位通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0286.7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鲁俊;李玉林;冯楠;翟伟涛;邵森林;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鲁俊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B1/00;H05B33/08;H05B37/0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晋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照明 定位 通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通讯设备,具体是一种矿用便携式照明定位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作业中,作业人员需要随时保持联络,以保证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业人员主要采用如下通讯方式进行联络:一、在大型矿井,作业人员主要采用有线电话和专用有线通讯箱体来进行通讯。此种通讯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每部有线电话和专用有线通讯箱体之间的距离遥远,使得通讯效率低下、通讯存在盲区,由此难以保证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二、在中小型矿山,作业人员主要采用口头传话和晃灯的方式来进行通讯。此种通讯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通讯手段落后,使得通讯效率低下、通讯准确率低,由此同样难以保证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煤矿井下通讯设备,以解决现有煤矿井下通讯方式效率低下、存在盲区、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煤矿井下通讯方式效率低下、存在盲区、准确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矿用便携式照明定位通讯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矿用便携式照明定位通讯设备,包括电源部分、通讯部分、照明部分、定位部分;
所述电源部分包括防爆可充电电池;
所述通讯部分包括第一按钮开关、发光二极管、单刀双掷开关、模数转换芯片、数模转换芯片、带通滤波器、麦克风、扬声器、天线;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一按钮开关与防爆可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单刀双掷开关的动触点连接;模数转换芯片的正电源端与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个静触点连接;模数转换芯片的负电源端与防爆可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模数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麦克风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数模转换芯片的正电源端与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个静触点连接;数模转换芯片的负电源端与防爆可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数模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模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扬声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天线与带通滤波器双向连接;
所述照明部分包括第二按钮开关、防爆灯泡;防爆灯泡的一端通过第二按钮开关与防爆可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防爆灯泡的另一端与防爆可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定位部分包括GPS定位芯片;GPS定位芯片的正电源端与防爆可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GPS定位芯片的负电源端与防爆可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
使用时,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用便携式照明定位通讯设备。具体使用过程如下:作业人员入井时,按下第二按钮开关,使得防爆灯泡点亮,由此为作业人员的行走及作业提供照明。待进入作业区后,作业人员按下第一按钮开关,并拨动单刀双掷开关,使得单刀双掷开关的动触点和第二个静触点接通,由此使得数模转换芯片得电并工作。此时,天线实时接收来自外界的语音指令信号,该语音指令信号依次经带通滤波器、数模转换芯片进行滤波、数模转换后到达扬声器,然后经扬声器播放出来。当需要下达指令时,作业人员拨动单刀双掷开关,使得单刀双掷开关的动触点和第一个静触点接通,由此使得模数转换芯片得电并工作。此时,作业人员对着麦克风发出语音指令,麦克风接收到的语音指令信号依次经模数转换芯片、带通滤波器进行模数转换、滤波后到达天线,然后经天线发送出去。在上述过程中,GPS定位芯片持续地向基站发送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由此进行人员定位。
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煤矿井下通讯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用便携式照明定位通讯设备通过采用全新结构,将通讯、照明、定位三种功能集于一体,由此具备了如下优点:一、与有线电话和专用有线通讯箱体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无线方式实现了煤矿井下通讯,由此一方面有效提高了通讯效率,另一方面有效消除了通讯盲区,从而有效保证了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二、与口头传话和晃灯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手段更加先进,由此一方面有效提高了通讯效率,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通讯准确率,从而有效保证了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爆壳体;防爆可充电电池、模数转换芯片、数模转换芯片、带通滤波器、GPS定位芯片均安装于防爆壳体的内腔;第一按钮开关、发光二极管、单刀双掷开关、麦克风、扬声器、天线、第二按钮开关、防爆灯泡均贯穿安装于防爆壳体的腔壁上。使用时,防爆壳体一方面对各个部件形成保护,另一方面使得设备更加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煤矿井下通讯方式效率低下、存在盲区、准确率低的问题,适用于煤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鲁俊,未经李鲁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0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坐便器喷射管用气体烘干装置
- 下一篇:烘干机溜置和分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