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1116.0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田冠玉;潘存华;韩磊;徐民;陈腾飞;方军庭;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2B31/08;F22D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气 蒸汽 联合 循环 机组 烟气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排烟温度过高会造成排烟损失增大,降低机组经济性,排烟温度过低则有可能因为烟气中酸性氧化物及灰分的存在而腐蚀烟道,且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损害当地环境。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与燃煤锅炉相比,烟气成分更为洁净,灰分、二氧化硫含量极低,因此可以排放更低温度的烟气,以便提高余热锅炉效率。
现有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排烟温度普遍在100℃左右,与燃煤机组的排烟温度相差不大,忽略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排烟成分的洁净性而采用了与燃煤机组一致的排烟温度。因此,对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需要一种能深度利用烟气低温余热的能量回收系统,合理降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排烟温度,在提高锅炉效率的同时又不会对设备、环境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降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排烟温度的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三个换热系统,从烟气高温侧顺着烟气流向至低温侧依次为天然气加热系统、暖通加热系统和化学生水加热系统,三个换热系统分别具有相互独立的换热器及加热用水循环系统,所述加热用水循环系统连接补水系统。
三个换热系统的排列顺序由加热工质对温度需求的不同而决定,实现了烟气热量的梯级利用,降低了系统的不平衡换热损失。三个换热系统相互独立,可以根据机组运行的负荷及烟气温度选择单一运行或共同运行。该系统将化学生水传统的抽汽加热方式改为低温热水加热,减少了汽轮机的抽汽损失,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然气加热系统包括循环管路一和换热器一,所述换热器一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一和天然气管道;
所述暖通加热系统包括循环管路二和换热器二,所述换热器二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二和暖通管道;
所述化学生水加热系统包括循环管路三和换热器三,所述换热器三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三和化学生水管道;
所述循环管路一、循环管路二和循环管路三分别连接补水系统,三个循环管路上分别设有循环水泵。
循环管路设置合理,由循环水泵提供循环动力,三个换热系统通过循环水泵的运行与停运选择性投入使用。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三个循环管路中循环水泵与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流量调节阀。
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流量调节阀阀门的开度可以调节加热用水的流量,以适应不同的负荷要求。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三个循环管路中分别设有连接在循环水泵进水侧与出水侧之间的支路,支路上设有备用循环水泵。每个循环管路中两台水泵一备一用,方便使用。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各台循环水泵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截止阀。
采用截止阀可以方便截止管路流量,选择同时或单独运行三个换热系统,以及选择使用不同的循环水泵。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一、换热器二和换热器三均采用表面式换热器。
表面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小,冷源热源可以密闭循环。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补水系统包括水箱和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的总路连接所述水箱,总路的另一端分为三条支路,分别连接三个循环管路,所述补水管路的总路上设有补水泵。
补水系统的补水来源为水箱,由补水泵提供补水动力。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补水管路的总路上位于所述补水泵的出口侧设有截止阀。
采用截止阀可以方便截止管路流量,选择同时对三个换热系统或单独对其中一个换热系统进行补水。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补水管路的三条支路上分别设有流量调节阀。
通过流量调节阀开度的调整可以调节补水流量。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箱采用除盐水箱。
除盐水箱用于储存除盐水,采用经处理杂质后的除盐水作为循环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烟气热量转移至系统内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加热天然气、暖通用水以及化学生水,降低了排烟损失;实现了烟气热量的梯级利用,降低了系统的不平衡换热损失;三个换热系统相互独立,可以选择单一运行或共同运行,避免资源浪费;将化学生水传统的抽汽加热方式改为低温热水加热,减少了汽轮机的抽汽损失;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个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1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灯(1611013)
- 下一篇:吊灯(6390019Conv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