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1387.6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孙建运;李国强;陆烨;史鹏飞;李六连;刘青;刘慧然;张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19 | 分类号: | E04B1/19;E04B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住宅 体系 中的 新型 钢结构 承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住宅结构体系是以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不仅结构自重大,梁、柱粗大,进深和开间相对较小,空间利用率低,而且施工时材料利用率低、现场湿作业多、噪音大、建筑垃圾多,拆除也不便。究其原因还是住宅建设的工业化水平低所致。承重骨架作为住宅的重要结构,加快其工业化水平将极大提高住宅结构体系的建造速度。目前常用的承重体系中:现浇梁与支撑柱施工时需要设临时支撑、支模板、现场钢筋工程量大,从而带来施工速度慢、劳动力需求多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因此钢结构承重体系便于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比传统的砖混结构施工周期短、现场用工少,劳动生产率高,且品质易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要解决现有承重体系需要设临时支撑、支模板、现场钢筋工程量大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基础施工周期长,品质不易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包括竖向承载结构和横向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梁两端固定在两侧的竖向承载结构上形成钢结构承重单元,多个钢结构承重单元平行设置形成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所述竖向承载结构包括两根钢柱和横向间隔固定在两根钢柱之间的横向钢支撑,所述竖向承载结构的上下相邻横向钢支撑之间设有斜向钢支撑或钢板剪力墙;
所述横向承重梁包括劲性骨架和浇筑在劲性骨架上的混凝土,所述劲性骨架包括钢筋笼和固定在钢筋笼两端的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与钢筋笼固定的一端预埋在混凝土内,另一端外露并通过连接板与竖向承载结构的钢柱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工字钢与钢筋笼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一端焊接在竖向承载结构的钢柱上,另一端通过高强螺栓与工字钢固定。
此外,所述连接板通过高强螺栓同时穿过设于所述工字钢的腹板和连接板上的螺栓孔同横向承重梁固定。
更加优选地,所述连接板是由Q345钢板制成的矩形连接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横向承重梁施工时无需临时支撑,可减少相应的人工及材料费用,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同时为楼板提供了较大的搁置长度;本发明将带来楼盖施工速度的大大提升、劳动力需求及相关费用的下降,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竖向承载结构由两根钢柱和其中的横向钢支撑组成,代替传统的钢柱,能够实现横向承重梁在平面内的两个方向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错位搭接,同时满足结构构件的规整布置,达到既能适应住宅空间的灵活多变,又能布置整齐的结构框架。两根钢柱之间可以设置斜向钢支撑或钢板剪力墙,使得竖向承载结构不仅可以承受来自楼板的竖向荷载,还能抵抗风、地震等水平荷载。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钢结构承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钢柱和工字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竖向承载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竖向承载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横向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竖向承载结构;11-钢柱;12-横向钢支撑;13-斜向钢支撑;14-钢板剪力墙;2-横向承重梁;21-混凝土;22-钢筋笼;23-螺栓孔;24-工字钢;3-连接板;31-高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1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几(ZL-LQ17037)
- 下一篇:茶几(ZL-LQ17049)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