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1807.0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汇九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32255 | 代理人: | 赵自强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跨棒距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齿轮传动中,需保证齿轮副的侧隙,而侧隙受一对齿轮运行时的中心距以及每个齿轮的实际齿厚所控制,因此必须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控制齿轮的齿厚。控制齿轮齿厚的方法有几种,而跨棒距M值是反应齿轮分度圆齿厚的一项测量指标,因测量精度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
齿轮齿厚可通过测量齿厚及跨棒距等方式控制,具体测量方式如下:由于分度圆弧齿厚不便于测量,所以通常说的齿厚偏差是以分度圆弦齿厚来评定的。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常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其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简便。由于弦齿厚测量以齿顶圆为基准,齿顶圆柱面的精确度和同心度将直接影响其测量结果,因此直接测量齿厚难以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采用量柱法测量齿轮的跨棒距来控制齿轮的齿厚,避免了定位误差,较测量齿厚灵敏度高,可测量高精度齿轮,因此,在齿轮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齿轮的跨棒距。
目前,一般采用的是“量柱法”测量跨棒距,这种方法可以达到较准确的测量,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现在零部件都是批量加工,采用量棒、外径千分尺测量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因为每个零件都要放量棒,然后千分尺测量;每件要圆周分别测量3点,这样下来每件需要2-3分钟的测量时间,不适合大批生产检验过程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生产效率的要求,同时,这种测量方法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还会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如量棒磨损、千分尺磨损、放置位置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可靠,可广泛应用测量批量生产的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外齿轮跨棒距检测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检测台,在检测台的背面设有支腿,在检测台的正面设有放置齿轮的检测工位,在检测工位处设有调整齿轮高度以便测量不同位置跨棒距的调整垫片,调整垫片通过紧固螺栓与检测工位处检测台固定相接,在调整垫片上设有与紧固螺栓的螺栓头配合的沉孔,在检测工位处检测台上设有与紧固螺栓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在检测工位的正上方设有检测部件,在检测工位的正下方设有与检测部件配合支撑齿轮用的顶杆,顶杆通过横向设置的下调节支架与检测台相接,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百分表和与百分表配合的测量杆,测量杆通过横向设置的上调节支架与检测台相接,在检测工位一侧的检测台上设有上下布置的滑轨,所述上、下调节支架的一端均滑动安装在滑轨内;所述测量杆远离百分表的一端设置为测量头,在测量头处安装有测量钢球。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沉孔设置在调整垫片的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支腿包括与检测台背面上部固定相接的上支腿和与检测台背面下部固定相接的下支腿。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下支腿的长度小于上支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上、下调节支架之间的滑轨内安装有向检测工位一侧延伸调整齿轮中心的对心块。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测量杆包括外套筒和沿外套筒内壁滑动的内套杆,所述外套筒通过连接螺栓与上调节支架固定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测量可靠,节约了测量时间:每件检测时间不超过大约在30-40秒,提高了5-6倍的测量效率;此种设计以及去除了量棒磨损、千分尺磨损、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减少了测量过程的误差,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检测工位处调整垫片,可调整齿轮高度以便测量不同位置的跨棒距;利用滑动安装在滑轨内的上、下调节支架,可达到测量各种规格的同类型齿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汇九齿轮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汇九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1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提高内配光镜侧缘暗区亮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