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2426.4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2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景在平;周建;李振江;张磊;秦锋;赵志青;冯睿;冯家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膜 裸支架 本实用新型 升主动脉 支架 周长 前后位置 旋转调整 血管滤器 周向位置 纵向调整 可植入 支撑环 夹层 破口 真腔 病变 血管 覆盖 支撑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植入血管滤器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包括裸支架和覆膜,所述裸支架包括N个支撑环,所述覆膜覆设在所述裸支架上,所述覆膜的本体为矩形,该覆膜的宽度w<所述裸支架的周长c,该覆膜的长度<所述裸支架的周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纵向调整覆膜前后位置,旋转调整覆膜周向位置,最后将部分覆膜精确覆盖在破口之上治疗病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裸支架起到固定覆膜,支撑和加固夹层血管真腔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植入血管滤器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内壁部分撕裂,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撕开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形成主动脉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改变。其主要危害是,假腔的直接破裂或形成动脉瘤后破裂造成大出血死亡,夹层形成过程中中断了主动脉重要分支的血供,造成重要脏器的严重缺血功能丧失,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发病率显著上升,并且有年轻化趋势。
目前已开展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即采用微创方法,通过血管腔内置入直管型或分支型的腔内移植物来封闭夹层破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所说的血管腔内隔绝移植物由管形金属丝支架和缝合或粘合于支架内侧的人造血管组成,管形金属丝支架由弹性金属丝经Z形折叠后围成直管形而成,人造血管由人造血管膜材料制成,人造血管膜材料通常为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名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使用时将血管腔内隔绝移植物压缩后装载于输送器中,由输送器通过远处股动脉或髂动脉送到主动脉瘤处再将其释放,由于金属丝支架的弹力作用自动恢复成直管状并紧贴于主动脉内壁,将病变部位与血流隔离,从而达到了治疗目的。这一方法无需开放性手术,简捷微创、疗效确切,成功救治了大批病员。
然而,由于升主动脉相对较粗较短,且近端有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开口,远端有向大脑及右上肢供血的头臂干开口,这种形态学上的特点限制了现有的直管状腔内移植物在升主动脉区的应用,移植物在升主动脉区血管腔内难以稳固锚定,一旦松动移位就会发生内漏,手术归于失败。同时,一旦发生夹层病变,升主动脉管壁异常薄弱,采用现有移植物治疗将可导致主动脉管壁内膜再次发生破裂,出现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申请号为“201610494596.4”、申请公布号为“CN 105997298 A”、名称为“一种主动脉支架”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主动脉支架,包括用以封堵夹层破口的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连接裸支架;所述覆膜支架包括覆膜支架本体以及与所述覆膜支架本体相连的覆膜。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相连的覆膜支架和裸支架的主动脉支架,但这些主动脉支架并不能使用于夹层破口位于弓上分支动脉开口对侧的病变,因为其覆膜支架部分会遮盖分支动脉开口,裸支架不能又不能防止血液继续从破口进入假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1、避免由于现有支架移植物难以稳固锚定于升主动脉,强行锚定可能遮盖重要分支引起的不良后果;2、现有支架移植物柔顺性欠佳、难以贴服主动脉内壁导致移植物与管壁之间存在缝隙而发生内漏;3、解决现有移植物构型和材质较为僵硬,长期可能导致脆弱的主动脉管壁内膜由于过强的移植物支撑压迫在发生新的破裂的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包括裸支架和覆膜,所述裸支架包括N个支撑环,所述覆膜覆设在所述裸支架上,
所述覆膜的本体为矩形,该覆膜的宽度w<所述裸支架的周长c,该覆膜的长度<所述裸支架的周长l。
也可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部分覆膜升主动脉支架包括裸支架和片状膜,所述的片状膜对应盖住血管的破裂开口处,片状膜的尺寸比血管的破裂开口的尺寸大,该片状膜覆盖住了所述血管的破裂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2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菌输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医用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