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改性羽毛复合纤维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5082.2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3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余龙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青城兴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改性 羽毛 复合 纤维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丙烯改性羽毛复合纤维制品。
背景技术
等规立构聚丙烯纤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规整性较好,因此等规立构聚丙烯纤维被广泛的用作缝纫线、绷带、织物袋和生物医用材料,但是由于等规立构聚丙烯纤维缺乏染色性能,限制了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羽绒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材料,除了少量的用于服装和床上用品中作保暖填充材料以及在复合材料中作为增强材料之外,大部分只是简单加工处理用作饲料或采用发酵等方法进行降解,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羽绒单独制成纤维时脆性大、抗拉强度低,不适合做成外衣,只适合填充在衣服里面取得很强的保暖性,由于羽绒在羽毛中含量甚少,通常仅占20~25%,使用成本过高,羽毛纤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十分可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改性羽毛复合纤维制品,具备提高了羽毛复合纤维的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改性羽毛复合纤维制品,包括纤维本体,所述纤维本体由底材层、填充层和外层组成,填充层的底部表面贴合在底材层的顶部表面上,外层的底部表面贴合在填充层的顶部表面上,填充层包括改性羽毛、第一覆盖网和第二覆盖网,第一覆盖网设在第二覆盖网的正上方,改性羽毛填充在第一覆盖网和第二覆盖网之间;所述第一覆盖网由第一横向弹性线和第一纵向弹性线组成,第一横向弹性线和第一纵向弹性线交错连接;所述第二覆盖网由第二横向弹性线和第二纵向弹性线组成,第二横向弹性线和第二纵向弹性线交错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材层、填充层和外层从下至上顺序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弹性线和第一纵向弹性线垂直,第二横向弹性线和第二纵向弹性线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聚丙烯改性羽毛复合纤维制品,改性羽毛缠绕在第一覆盖网和第二覆盖网上,第一覆盖网和第二覆盖网在将改性羽毛固定的同时起到将改性羽毛划分在不同的区域上,即便某一部分的填充层发生损坏,其他部分的改性羽毛在第一覆盖网和第二覆盖网下依然可独立的存在,硅灰石填充聚丙烯加入在羽毛和羽绒的混合料中,改性羽毛在常温和低温下的缺口冲击强度所提高,提高羽毛复合纤维的强度;第一横向弹性线、第一纵向弹性线、第二横向弹性线和第二纵向弹性线的弹性弥补了改性羽毛拉伸强度低的问题,具有提高了羽毛复合纤维的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填充层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覆盖网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覆盖网结构图。
图中:1纤维本体、11底材层、12填充层、121改性羽毛、122第一覆盖网、 1221第一横向弹性线、1222第一纵向弹性线、123第二覆盖网、1231第二横向弹性线、1232第二纵向弹性线、13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青城兴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共青城兴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5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保健丝麻棉面料结构
- 下一篇:高吸湿透气汗布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