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吊扇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5130.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金兴隆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21V33/00;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吊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扇灯,具体涉及冷热吊扇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吊扇灯,一般是在吊扇下方设有灯具,将灯与吊扇完美结合,既具有灯的照明和装饰作用,又具有风扇的送风作用,常常会将灯具和吊扇设计成不同造型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审美需求。然而,这些吊扇灯的功能单一,一般只能在夏天起到送冷风作用,不具备制热功能,到了冬天必须要用专用取暖设备或空调来代替吊扇,因此限制了吊扇灯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热吊扇灯,结构简单,突破现有技术对常规吊扇灯的理解,不仅可以在夏天送冷风,同时还可以在冬天送热风,集制冷和制热功能于一体,安全且节约成本;可应用范围广泛,不必再另外安装空调或放置取暖设备,节约空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冷热吊扇灯,包括吊杆、吊扇头、扇叶和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连接体,所述扇叶通过所述绝缘连接体连接于所述吊扇头,所述扇叶包括上叶片、下叶片和发热体,所述上叶片与下叶片盖合形成位于所述扇叶内部的第一容腔,所述发热体容纳于所述第一容腔,所述扇叶是金属扇叶。
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热体设置在扇叶内,加热发热体并转动扇叶即可达到送热风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与常规吊扇灯无异,不会影响原有吊扇灯的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是电热丝,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各设有一相对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盖合形成所述第一容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热丝呈U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相对应的U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热丝是电绝缘发热丝。这样使扇叶可传热但不带电,保障使用者安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冷热吊扇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壁的电绝缘导热层,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电绝缘导热层围合而成的空间内。当电热丝不绝缘时,可以采用该实施方式保证扇叶本身不带电。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冷热吊扇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于所述上叶片和所述下叶片之间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在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才吹风,避免冬天因发热体加热不足而吹出冷风。
进一步地,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盖合形成位于所述扇叶内部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于所述第二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各设有一相对应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盖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冷热吊扇灯,结构简单,外形上与传统吊扇灯无异,然而却具备送冷风和热风双重功能,不仅安全且节约成本,还节约使用者空间,可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冷热吊扇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冷热吊扇灯扇叶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冷热吊扇灯扇叶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和图6的A-A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3冷热吊扇灯扇叶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是:
1-吊杆,2-吊扇头,3-扇叶,31-上叶片;311-第一凹槽,312-第三凹槽,32-下叶片,321-第二凹槽,322-第二凹槽,33-发热体,34-电绝缘导热层,35-垫块,4-灯具,5-绝缘连接体,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3,本实施例的冷热吊扇灯包括吊杆1、吊扇头2、扇叶3、灯具4、绝缘连接体5和温度传感器6,扇叶3通过绝缘连接体5连接于吊扇头2,扇叶3包括上叶片31、下叶片32和发热体33,上叶片31与下叶片32盖合形成位于扇叶3内部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发热体33容纳于第一容腔,温度传感器6容纳于第二容腔,扇叶是金属扇叶。
本实施例中,发热体33是电绝缘电热丝,呈U型棒状,上叶片31和下叶片32各设有一相对应的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21,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12呈相对应的U形,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21盖合形成所述第一容腔,该第一空腔呈U形;同时设有一相对应的第三凹槽312和第四凹槽322,第三凹槽312和第四凹槽322盖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金兴隆五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金兴隆五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5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