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母线支撑悬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5862.7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妍妍;张琳琳;柯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原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2G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9 | 代理人: | 陈福昌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线 支撑 悬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配套设施,特别提供了一种零母线支撑悬臂。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不断深化、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小型加工厂不断涌现,电力负荷持续增长,原有电源布点很难满足急剧增长的电量需求;同时,现有电力网架,供电半径过长,线损大,线路末端电压低,亟需提高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因此,为了满足用电负荷增长,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新建及改扩建变电站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然而,改扩建变电站过程中,由于原场地构支架限制,零母线(如:需加装消弧线圈)悬挂起来费时费力费料。
因此,研制一种安装简易、操作灵活、节约成本的零母线悬挂装置,以方便零母线的悬挂,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母线支撑悬臂,以至少解决现有的零母线悬挂费时费力费料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母线支撑悬臂,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平行设置的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位于同侧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位于同侧的一端通过螺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下部焊接有其上开设挂线孔的钢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自由端对应设置有螺栓孔且两螺栓孔的距离与变压器竖直支架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的自由端对应设置有螺栓孔且两螺栓孔的距离与变压器竖直支架的直径相等。
优选,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底端还焊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垂直设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钢板的下端呈圆弧状。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均为角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母线支撑悬臂,可以与变压器竖直支架固定连接,当需要安装零母线时,将导线两端的绝缘子串通过钢板上的挂线孔相连,便可实现零母线的支撑悬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母线支撑悬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支撑并悬挂零母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零母线支撑悬臂的主视图;
图2为零母线支撑悬臂的俯视图;
图3为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母线支撑悬臂,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图中未示出)与平行设置的第一斜撑2和第二斜撑3,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位于同侧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斜撑2和第二斜撑3位于同侧的一端通过螺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横梁4,所述第一横梁4下部焊接有其上开设挂线孔51的钢板5(如图3所示),所述钢板5的下端优选呈圆弧状,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的自由端对应设置有螺栓孔且两螺栓孔的距离与变压器竖直支架7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斜撑2和第二斜撑3的自由端对应设置有螺栓孔且两螺栓孔的距离与变压器竖直支架7的直径相等,优选,所述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第一斜撑2和第二斜撑3均为角钢。
该零母线支撑悬臂的安装方法如下:在变压器竖直支架上沿其直径开设两个通孔,其中,所述通孔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的自由端设置的螺栓孔对应,通过穿过上述螺栓孔和通孔的螺杆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固定在变压器竖直支架上,即可实现零母线支撑悬臂与变压器竖直支架的固定连接。当需要安装零母线时,将导线两端的绝缘子串通过固定焊接于第一横梁下端的钢板上的挂线孔相连,便可实现零母线的支撑悬挂。
为了提高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稳定性,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的底端还焊接有第二横梁6,所述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6均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原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松原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5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