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实验室用室内空气净化加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9344.2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洋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A61L9/01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63712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实验室 室内 空气净化 加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室内空气净化加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实验室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实验室室内空气净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现市场上出现很多加氧器和和空气净化器,其净化过程中往往耗电量非常大,同时净化加氧效果不好,为了解决实验室内空气净化加氧问题,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的实验室室内空气净化加氧器,来提高室内空气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室内空气净化加氧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实验室用室内空气净化加氧器,其组成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上具有箱盖,所述的箱盖上具有排气孔,所述的箱盖右端侧面内插有臭氧发生器外壳和控制箱,所述的箱盖两侧具有把手,所述的箱盖内具有气泵,所述的气泵一端与进气管连接,所述的气泵另一端与导气管连接,所述的箱体内具有水层,所述的导气管插入水层内,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外壳为的铝合金型材,所述的铝合金型材上具有臭氧发生器本体安装孔,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外壳的一侧通过风扇紧固螺钉安装有风扇,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外壳的另一侧通过挡网螺钉安装有异物挡网,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外壳内部安装孔的四个平面上分别安装有一组发生器本体,所述的发生器本体的四个平面上分别安装有臭氧产生片,在所述的臭氧产生片与所述的发生器本体之间还涂覆有导热硅胶,所述的臭氧产生片四边用硅橡胶固定。
所述的生物实验室用室内空气净化加氧器,所述的臭氧产生片的结构为在氧化铝陶瓷基片上双面分别涂覆有外层电极浆料和内层电极浆料,所述的外层电极浆料涂层被制成蜂窝状图形或线条形或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的外层电极浆料涂层的表面具有电镀镍层。
所述的生物实验室用室内空气净化加氧器,在所述的发生器本体内安装的臭氧产生片上具有导线连接端,所述的导线连接端通过导线连接在控制箱内的升压变压器上,所述的升压变压器通过导线连接在电源上。
所述的生物实验室用室内空气净化加氧器,所述的臭氧产生片及其所附着的发生器本体附着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发生器本体附着面可分离加工,但臭氧产生片的外层电极浆料涂层均被制成蜂窝状图形,所述的助燃器本体附着面之间可以采用绞接或合页连接等连接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加氧器,结构巧妙、体积小、使用安装方便,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加氧器,利用高压电离作用反应,通过气泵将室内空气引进,通过导气管将室内空气引入水中,通过臭氧发生器在加氧器内部进行作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氧处理,通过箱盖上排气孔排向室内,在箱体底部具有出水龙头用来更换箱体内水,在箱盖上两侧具有把手方便抬起箱盖。
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加氧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所需要的供电电压为12V,供臭氧量为每小时2.0~4.0克,其升压控制器装置安装在控制箱内,高频高压臭氧系统采用3-6kHz的高频电源技术,结合微放电间隙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臭氧生成的效率,减小了臭氧发生器的体积和空间,逆变电源系统采用成熟的高频电源技术,高频输出经升压系统后产生正弦波高电压,经电缆与臭氧发生器相连,在高频高压的作用下,放电间隙产生冷态等离子体放电生成臭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的臭氧发生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本体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的升压控制器电器原理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产生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产生片的外层电极浆料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箱体;2 —控制箱;3 —箱盖;4 —排气孔;5 —臭氧发生器;5-1 —风扇紧固螺钉;5-2 —风扇;5-3 —发生器本体;5-4 —异物挡网;5-5 —挡网螺钉;5-6 —臭氧产生片;5-7 —发生器外壳;6 —气泵;7 —进气管;8 —把手;9 —导气管;10 —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洋,未经汪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9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