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错齿成型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2347.1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7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吴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国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胡小蓉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错齿成型刀具。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完成对产品的加工。
图1是利用普通铣刀加工的工件结构示意图。对于客户而言,加工图1中的工件时,需要加工工件的第一部位a、第二部位b和第三部位c,因此需要三把不同的刀具对应加工三个部位。由于工件所加工部位较多,使得加工工序太过繁琐,导致客户成本增加。因此,现有的刀具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错齿成型刀具,具有三个切削部,能同时加工工件的三个部位,降低了加工工序和成本,能满足客户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错齿成型刀具,包括刀杆、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第三切削部,第三切削部的一端与第一切削部连接,第三切削部的另一端与刀杆连接,第二切削部连接在第三切削部上,第一切削部与第二切削部相对设置,第一切削部的切削齿与第二切削部的切削齿相互错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切削部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削部的直径;第三切削部的直径小于第二切削部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切削部的直径为1.99mm~2.01mm;第二切削部的直径为1.94mm~1.96mm;第三切削部的直径为0.75mm~0.8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切削部与第二切削部之间的间距为0.335mm~0.34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切削部包括两个螺旋设置的刃带,第一切削部的每条刃带的宽度为0.29mm~0.3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切削部的刃带包括前刀面、周刃和后刀面,周刃连接于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周刃的前角为15°~17°;周刃的第一后角为9°~11°;周刃的第二后角为2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切削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端齿,端齿包括前端面、端刃和后端面,端刃连接于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端刃的前角为5;端刃的第一后角为9°~11°;端刃的第二后角为21°~23°。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两个端齿的偏心距为0.04mm~0.0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切削部包括两个螺旋设置的刃带,第二切削部的刃带包括前刀面、周刃和后刀面,周刃连接于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周刃的第一后角为9°~11°;周刃的第二后角为2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切削部包括端齿,端齿包括前端面、端刃和后端面,端刃连接于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端刃的第一后角为3°;端刃的第二后角为8°。
本实用新型的错齿成型刀具的第三切削部的一端与第一切削部连接,第三切削部的另一端与刀杆连接,第二切削部连接在第三切削部上,第一切削部与第二切削部相对设置,第一切削部的切削齿与第二切削部的切削齿相互错开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错齿成型刀具具有三个切削部,能同时加工工件的三个部位,降低了加工工序和成本,能满足客户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普通铣刀加工的工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错齿成型刀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切削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切削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错齿成型刀具的端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切削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切削部的周刃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切削部的端齿一视角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切削部的端齿另一视角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切削部的端部局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切削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切削部的端齿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国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国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2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