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3469.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2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婧;查亚男;濮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A61G7/05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活动块 筒状气囊 限位框 手动打气装置 锻炼装置 脚踏板 容纳槽 医用床 足下垂 转轴 矫正 吸盘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连接 背面设置 正面设置 充气管 气囊 床尾 轴孔 匹配 墙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床上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包括脚踏板、限位框、活动块、气囊、手动打气装置和固定板;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将固定板固定于床尾或者墙壁的吸盘;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矩形的限位框;限位框的内部在其下方设置有一转轴;活动块的下方设置有与转轴匹配的轴孔;活动块与所述的脚踏板固定连接;活动块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内设置有筒状气囊,筒状气囊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和固定板连接,所述的筒状气囊通过充气管与所述的手动打气装置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床上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多数下肢手术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很容易发生足下垂。因病人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对于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和依从性相对较差。陪护及家属的不重视和不专业,也是导致足下垂发生的原因。锻炼器旨在帮助足下垂病人进行康复锻炼,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少足下垂的发生,使病人能更好的恢复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床上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方便患者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医用床上足下垂矫正锻炼装置,包括脚踏板、限位框、活动块、气囊、手动打气装置和固定板;
所述的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将固定板固定于床尾或者墙壁的吸盘;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矩形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在其下方设置有一转轴;所述活动块的下方设置有与转轴匹配的轴孔;所述的活动块通过转轴和轴孔安装于限位框内,并且能够在限位框内沿转轴转动;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的脚踏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块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内设置有筒状气囊,筒状气囊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和固定板连接,所述的筒状气囊通过充气管与所述的手动打气装置连接;所述的脚踏板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记忆海绵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在前端设置有安装槽,记忆海绵体通过卡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长度为底板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记忆海绵体包括海绵本体和设置于海绵本体下端边缘的限位边;
所述的卡接件为外轮廓与安装槽匹配的中空柱体,中空柱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海绵本体的第一腔体和容纳限位边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顶部设置有供海绵本体穿过的开口;所述的中空柱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通过弹簧安装有伸缩卡头;所述的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卡住伸缩卡头的环形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为可调节结构,该底板包括脚掌段、脚后跟段以及连接脚掌段和脚后跟段的滑套和滑块,所述的滑套固定在所述的脚后跟段的前端;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的脚掌段的后端;滑块设置于滑套内能够沿滑套移动;所述的脚掌段和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脚后跟段设置有限位孔;螺杆的一端穿过脚掌段和滑块上的螺纹孔限位于限位孔内,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脚后跟段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脚后跟的弧形垫,弧形垫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外侧还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动打气装置为可握在手部的球囊,球囊的一端设置充气口,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充气口和所述的进气口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器官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设置有密封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气囊打起,活动板以扇形的运动轨迹运动,以达到帮助患肢进行钩脚活动的目的,患者可根据自己能承受的活动强度来自行充气放气。最后在固定板的底部为一个吸盘,可吸附在床尾以及墙壁上,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3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形体衣
- 下一篇:一种防护型骨折牵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