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用免调偏芯双层绝缘一次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4099.4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鲁宁;刘继柱;鲁原萍;刘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宝世达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刘晓政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用免调偏芯 双层 绝缘 一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生产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用免调偏芯双层绝缘一次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房地产建设及公共建筑设施对于所选用的产品的在环保及使用寿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电缆产品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内电线电缆的绿色环保材质、阻燃防火性能及超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另外,住建部于2015年2月1日发布实施了JG/T 441-2014、JG/T 442-2014行业标准,将建筑用电缆的使用寿命提高到70年,并且要求必须采用双层绝缘技术。
现有的电缆共挤模具,如申请号为2015202503842的实用新型专利“电缆线共挤成型装置”,包括了挤塑机与共挤模具,主要通过第一挤塑机与第二挤塑机两道工序进行共挤塑形,整体工艺存在转换机体、模具的操作,生产过程不安全,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申请号为2015208177550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三层共挤模具”,通过内层螺旋流料槽和中层螺旋流料槽进行两层共挤,然后进入主流道进行三层共挤。该种方案虽然能形成较优的结合力,满足各层共挤所需,但是结构复杂,生产时需要经常调整偏芯度,工艺繁琐,不适合于长寿命双层绝缘电缆的生产需求。
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可免调偏芯一次共挤的绝缘挤出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产品易出现偏芯问题等难题,提供一种电缆用免调偏芯绝缘一次共挤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用免调偏芯双层绝缘一次共挤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和模套之间设有内绝缘流道,模套外侧壁上设有外绝缘流道;所述模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模套底部的外侧设有一圈外凸的圆环,在凸出的圆环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孔径不同的圆孔。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的圆孔中,最小孔径侧靠近外绝缘料的进料口,最大孔径侧距离外绝缘料的进料口最远。圆孔孔径的大小是通过多次挤出实验改进后得到的,是用于调节绝缘材料经外绝缘流道进入圆环这一圈时出料压力平衡的最佳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模芯的外壁与模套内壁的夹角为30度,使得第一层绝缘材料经内绝缘流道挤出时能保持一定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模芯的中间设有模芯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用免调偏芯绝缘一次共挤模具,通过在模套外侧加设外绝缘流道,与模套和模芯之间的内绝缘流道形成双层流道,从而产生双层绝缘材料的共挤。再通过设置在模套外侧底部的圆环上均匀分布的圆孔来分配熔融的绝缘材料,通过不同大小的孔径来调节出料压力平衡,使得两层之间结构紧密,厚度均匀,表面光滑,使用寿命长;共挤模具出料均匀无偏芯,从而省却了生产过程中的偏芯调整工艺,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此外,本实用新型方法原理可靠,步骤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工艺减少,且质量有可靠保障,生产效率高,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用免调偏芯绝缘一次共挤模具的模套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用免调偏芯绝缘一次共挤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套,2-模芯,3-内绝缘流道,4-外绝缘流道,5-圆环,6-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用免调偏芯双层绝缘一次共挤模具,包括模芯2和模套1,模芯2和模套1之间设有内绝缘流道3,模套1外侧壁上设有外绝缘流道4;模套1的外侧壁在加工形成外绝缘流道4时,其锥度和方向应同模套1内壁一致。其中内绝缘流道3和外绝缘流道4的表面都需抛光工艺进行处理,使得流道光洁、光滑。模套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模套1底部的外侧设有一圈外凸的10mm厚的圆环5,在凸出的圆环5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孔径不同的圆孔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的圆孔6中,最小孔径为2mm,靠近外绝缘料的进料口,最大孔径为3.5mm,距离外绝缘料的进料口最远。圆孔6孔径的大小是通过挤出实验后得到的,是用于调节绝缘材料经外绝缘流道4进入圆环5这一圈时出料压力平衡的最佳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宝世达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宝世达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4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光电混合缆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饰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