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更换管式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4235.X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4H3/08;F24H9/18;F24H9/00;A23B9/08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7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管式交换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左右,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原因,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若按年产5 亿吨粮食计算,相当于2500万吨粮食,若每人每天食用500g粮食,可供6.8万人食用1年。因此,谷物干燥的机械化比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热风炉是粮食烘干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目前,传统管式交换器均采用上下焊接技术,交换管两头均与热交换板采用满焊连接,热交换管内只要有一根交换管泄漏,就得对整个交换器进行拆解,甚至报废。然而热交换器损坏概率最大的位置位于与燃烧室连接的部位,它基本决定整个交换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管式交换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更换管式交换器,采用活连接,嵌套技术,高温侧热交换管采用组合式结构,最上层一截交换管为可更换管,是可活动的,上层以下所有长度的交换管为一根,长交换管下端与下交换板焊接固定。上下两根交换管中间增加一个套管,将2个根管连接。可更换管的上端采用一个耐高温铸铁嵌套固定在上交换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更换管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两侧设有封板,所述框架上下部分别设有上交换板、下交换板;中间设有中隔板;
所述框架内部纵向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分四组立,第一组立为高温靠近燃烧室,为高温组立,高温组立交换管为两节,上一节为可更换管,可更换管以下为固定管,固定管最下端与下交换板采用焊接固定;可更换管下端通过直通套管与固定管连接,可更换管的上端穿过上交换板,并与铸铁上套盖连接;
其他组立的热交换管上下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上、下交换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铸铁上套盖为活动件,横截面为圆形,上大下小,下直径比上交换板上所开设的孔直径小0.5mm,铸铁上套盖下端插入上交换板上所开设的孔内固定,若干个铸铁上套盖之间浇筑耐火水泥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更换管式交换器,采用活连接,嵌套技术,高温侧热交换管采用组合式结构,最上层一截交换管为可更换管,若可更换管发生破损,可将交换管的可更换管部分单独更换掉,避免交换器因该段交换管的损坏而整体报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热交换管上部拆卸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框架;1.1-上交换板;1.2-下交换板;1.3、中隔板;
2-热交换管;2.1-铸铁上套盖;2.2-直通套管
3.1-烟道A;3.2-烟道B;3.3-烟道C
4.1-下弯头A;4.2-下弯头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可更换管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框架1 两侧设有封板,框架1上下部分别设有上交换板1.1、下交换板1.2;中间设有中隔板1.3;
框架1内部纵向设置有热交换管2,所述热交换管2分四组立,第一组立为高温靠近燃烧室,为高温组立,高温组立交换管为两节,上一节为可更换管,可更换管以下为固定管,固定管最下端与下交换板1.2采用焊接固定;可更换管下端通过直通套管2.2与固定管连接,可更换管的上端穿过上交换板1.1,并与铸铁上套盖2.1连接;
其他组立的热交换管上下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上、下交换板上。
铸铁上套盖2.1为活动件,横截面为圆形,上大下小,下直径比上交换板1.1上所开设的孔直径小0.5mm,铸铁上套盖2.1下端插入上交换板1.1上所开设的孔内固定,若干个铸铁上套盖2.1之间浇筑耐火水泥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4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音纠正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