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净水面盆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4330.X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坚清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E03C1/02;C02F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6 | 代理人: | 汤国开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净水 面盆 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龙头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混合净水面盆龙头。
背景技术
面盆龙头安装于卫生间、洗手池等地方,主要用于手部、脚部等人体皮肤表面的清洗,其流出的水也是以冷热混合水为主,不具有净水功能。由于环境的污染,导致水中细菌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因此自来水公司都会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氯,现有自来水都会少量的氯残留,长期使用含氯的自来水会导致皮肤干燥、皮肤层脱离、粉刺等皮肤疾病,严重影响用户的皮肤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拆装维修方便,成本低,有利于皮肤保健的混合净水面盆龙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混合净水面盆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混合水阀芯和出水管。
龙头本体由中部的腔室、下部的进水管安装座和左侧延伸成型的净水器安装座构成;出水管一体成型于龙头本体上部,出水管中空构成出水通道;进水管安装座安装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进水管。
腔室的右侧安装有由把手控制的混合水阀芯;腔室由热水腔室、冷水腔室、第一混合水腔室和第一混合净水腔室构成;热水腔室位于右侧的下前方,与混合水阀芯的热水口连通,热水进水管连通安装于热水腔室的下方;冷水腔室位于右侧的下后方,与混合水阀芯的冷水口连通,冷水进水管连通安装于冷水腔室的下方;第一混合水腔室位于左侧后方,其上部向右延伸至与混合水阀芯的混合水出口连通;第一混合净水腔室位于左侧前方,与上方的出水通道连通。
净水器安装座安装有下进下出的净水器,净水器安装座的下部具有前后隔离设置的第二混合水腔室和第二混合净水腔室;第二混合水腔室呈C型位于后方,与第一混合水腔室连通,净水器的进水口位于第二混合水腔室的上方;第二混合净水腔室位于前方,与第一混合净水腔室连通,净水器的出水口位于第二混合水腔室的上方。
优选的,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安装有起泡器。
优选的,净水器螺纹连接于净水器安装座,净水器和净水器安装座之间安装有垫圈。
优选的,一进水管套管外套于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进水管并卡装于进水管安装座下方,进水管套管外套有两块垫圈和一螺母。
优选的,混合水阀芯采用陶瓷阀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冷水和热水经混合阀芯混合流出混合水,混合水经过混合水腔室进入净水器进行过滤净化,再经过混合净水腔室由出水管通道流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过滤后的混合净水更容易被人体皮肤吸收,安全性更好,有利于人体皮肤保健。混合阀芯与净水器各自独立,拆换维修方便,且能够直接采用现有零部件,无需特殊订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右视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左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仰视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龙头本体;11、腔室;111、热水腔室;112、冷水腔室;113、第一混合水腔室;114、第一混合净水腔室;12、进水管安装座;13、净水器安装座;131、第二混合水腔室;132、第二混合净水腔室;2、净水器;21、进水口;22、出水口;3、出水管;31、出水通道;41、冷水进水管;42、热水进水管;43、进水管套管;44、螺母;5、混合水阀芯;51、热水口;52、冷水口;53、混合出水口;54、把手;6、起泡器;7、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针对说明书附图1的位置状态而言,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如图1-4所示,混合净水面盆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净水器2、出水管3和陶瓷制成的混合水阀芯5。出水管3一体成型于龙头本体1的上部,净水器2安装于龙头本体1左侧的净水器安装座2,混合水阀芯5安装于龙头本体2的右侧且由把手54控制,冷水进水管41和热水进水管42安装于龙头本体1下部的进水管安装座12。
龙头本体1中部具有腔室11。腔室11由热水腔室111、冷水腔室112、第一混合水腔室113和第一混合净水腔室114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坚清,未经黄坚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4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轮毂(A170053)
- 下一篇:机动车轮毂(A17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