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4534.3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7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清文;杨育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
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直接接触的弹性基体,且所述弹性基体、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
其中,所述弹性基体中含有纳米导电材料,所述弹性基体的电阻值随自身压缩量的变化而变化;
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检测所述弹性基体的电阻值变化进行触控压力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的电阻值随自身压缩量的增大而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电材料为纳米级金属单质、纳米级透明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炭黑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金属单质为纳米级银、纳米级铜、纳米级铝;所述纳米级透明金属氧化物为纳米级氧化铟锡ITO、纳米级氧化铟锌IZO、纳米级氧化锑锡ATO、纳米级氧化铝锌AZ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和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面上;
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导电电极或金属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导电电极或金属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电极的材料为透明金属氧化物材料或透明有机导电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电极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锑锡ATO、氧化铝锌AZO或聚乙烯二氧噻吩PEDOT;所述金属电极的材料为Mo、Al、Ti、Ag、或MoAlMo。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与第二电极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电极为透明导电电极时,所述透明导电电极为条状电极、块状电极、三边形电极或异形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电极为金属电极时,所述金属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区域在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彩膜基板上呈网格式分布,和/或,第二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呈网格式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导电电极时,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电极在同一光刻工序中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为柱形隔垫物PS柱和/或球形隔垫物BS。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中掺杂的纳米导电材料的含量为5%-8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为PS柱时,所述弹性基体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任意多边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为PS柱的全部的主柱和/或辅柱,或部分的主柱和/或辅柱。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为BS时,所述PS柱中未掺杂导电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45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济学教学架
- 下一篇:斜管沉淀池的污泥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