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吸引刮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4811.0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欢;吴皓;汪照炎;王振涛;张治华;谭皓月;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00;A61B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30 | 代理人: | 陈剑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匙 本实用新型 流体通道 内凹表面 杆体 可用 内陷 摘除 开口 器械 杆体表面 杆体方向 杆体末端 体内深部 外部环境 吸引器 乙状窦 后径 迷路 内镜 听道 连通 吸引 肿瘤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弧形吸引刮匙,可用于人体内深部区域如侧颅底区域的组织摘除。该器械包含有包括杆体,所述杆体末端设有刮匙,刮匙与杆体连接形成弧形,杆体表面或内部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刮匙内凹表面朝向杆体方向;其中,所述刮匙内凹表面设有内陷开口,所述流体通道通过所述内陷开口连通外部环境。本实用新型配合手术内镜使用,可用于对乙状窦后/迷路后径路,因便于直接进行内听道内肿瘤的摘除,且无需额外使用吸引器,避免器械频繁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内深部区域的弧形吸引刮匙。
背景技术
耳神经颅底外科是最近新兴的一门学科,属于耳外科和神经外科的交叉学科。其代表性手术主要是内听道、桥小脑角区的肿瘤摘除以及神经功能性手术。
近年来,乙状窦后-内听道径路以及迷路后-内听道径路在显微镜和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辅助下创立并应用,参照图7手术入路示意图,图1中10代表手术操作区域,20代表小脑,30代表后半规管,40代表内听道后唇,传统的手术方法要磨除内听道后唇40。但由于内听道位于颅内深部,为一开口朝向深部的盲端结构,和显微镜等直视视野呈L性锐角,以往常磨除内听道后唇,打开内听道以利于操作,但这会增加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的风险。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近年来有学者采用不打开内听道的手术径路,但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呈“钩”型或弧形为主体结构的手术器械,同时更多的操作需在内镜下进行。但在内镜下行肿瘤分块摘除时,通常为一手持镜,另一单手操作,由于需要不定期清理局部区域的血块、脑脊液以更好暴露手术视野,操作常需要频繁在吸引器以及肿瘤刮匙之间更换,延长了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内镜手术时需要频繁更换吸引器以及肿瘤刮匙,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弧形吸引刮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吸引刮匙,包括杆体,所述杆体末端设有刮匙,刮匙与杆体连接形成弧形,杆体表面或内部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刮匙内凹表面朝向杆体方向;其中,所述刮匙内凹表面设有内陷开口,所述流体通道通过所述内陷开口连通外部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杆体末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一侧孔,第一侧孔连通所述流体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刮匙背向杆体的方向设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二侧孔,第二侧孔连通所述流体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刮匙环绕内凹表面和/或内陷开口布设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三侧孔,第三侧孔连通所述流体通道。
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侧孔、第二侧孔、第三侧孔可以仅存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者同时存在。
其中,第一侧孔和/或第二侧孔、和/或第三侧孔均优选为小于所述内陷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杆体表面设有沿杆体延伸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中空管道作为所述流体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杆体内部设有沿所述杆体延伸的中空通道作为所述流体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刮匙内凹表面的边缘和/或所述内陷开口的边缘为锐利边缘。所述锐利边缘是指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吸引刮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组织取样摘除,如肿瘤的取样摘除。更优选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刮匙内凹表面的边缘与内陷处开口的边缘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吸引刮匙还包括连通流体通道的吸引器连接部,用于连接外部吸引器。所述吸引器优选为能够产生负压的设备。
其中,更优选地,所述吸引器连接部连接于杆体的头段,并且更优选为与杆体连接成为一体。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头段指的是与末端相反的一端,即与刮匙一端相反的一端(远离刮匙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4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折内固定钢板外复位固定钳
- 下一篇:一种超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