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的冷却定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5794.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5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春;杨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6 | 分类号: | B29D30/06;B29C3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3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冷却 定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轮胎的冷却定型设备。
背景技术
尼龙作为轮胎帘线,在压延挂胶前,需要趁热进行预拉伸,否则冷却后就会出行收缩,使轮胎的尺寸不符合规定,这种防止收缩的做法被称为“热定型”。
对于外缘尺寸要求较高的轮胎而言,仅仅靠热定型还不足够,补救的方法是“后充气”,作用相当于第二次热定型。现有技术是讲刚出模的轮胎立即装上特定的轮辋,趁热将空气充入,一直持续到冷却后再从轮辋上取下,起到补充定型的作用。
现有轮胎硫化工艺,需要对刚硫化完毕的轮胎进行拔模,若轮胎的胎体为尼龙帘线,尼龙帘线在受热的状态下会收缩,刚硫化完毕的轮胎温度较高,并未完全冷却定型,若冒然拔模,可能造成轮胎形变,拔胎后续冷却收缩不一,影响轮胎整体的均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轮胎的冷却定型设备,不影响轮胎冷却效率的前提下,减少冷却过程中轮胎的变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的冷却定型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胎的冷却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定型内胎,塞入轮胎的内腔,定型内胎具备调节其体积的注嘴;冷却平台,供塞入定型内胎后的轮胎水平静置冷却;所述冷却平台上具备至少供摆放三个轮胎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型内胎的内圈具备硬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硬环沿轴向的宽度大于定型内胎的内圈宽度,硬环具备突出的环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型内胎硬环上具备方便其从轮胎中拔出的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硬环在把手的根部具备至少一处薄弱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集成在定型内胎的注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型内胎的填充物为液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平台上具备供硬环嵌入的环状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平台由从下至上逐渐收窄的若干圆台构成,所述若干圆台的轴线均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圆台上具备一个环状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刚刚硫化后的轮胎并不随即拔出,避免了热轮胎拔出时可能出现的形变,定型内胎的轮廓按照轮胎所需的标准形状制作,利用定型内胎限制轮胎的尺寸和形状,定型内胎的外圈与外胎的内圈吻合。定型内胎与外胎一体整体平放,使得重力均匀分布,减少轮胎在冷却过程中因自身重力而造成的变形。
当定型内胎的内填充物不是气体而是液体时,液体具备流动性可以从注嘴进行填充或排出,且液体的可压缩性远远小于气体,使得定型内胎的体积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液体在一段温差内的体积变化小于气体在同样温差下的体积变化,这样的定型胎不易被压缩,进一步减少轮胎变形。
当选用水作为填充液体时,水的比热容大于空气,使得在定型的同时,对轮胎可以起到加速冷却,提高冷却效率。
由至少三个定型内胎进行交替作业。使冷却定型工序连贯,提高冷却效率。
轮胎内圈的硬环具备一定的刚度,减少轮胎在定型过程中出现的扭转、侧偏等形变。
硬环薄弱部的设计使得在不影响硬环轴线方向刚度的同时方便冷却完毕后定型内胎向的径向形变,方便定型内胎从轮胎中拉出,提高工作效率。把手与注嘴集成在一起,简化了定型内胎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硬环与环槽具备圆度。硬环与环槽的配合弥补了硬环薄弱部对硬环径向刚度的降低,使得定型轮胎以及套在定型内胎之上的轮胎具备圆度和沿轴线方向的抗扭转度,保证轮胎以规整的形态冷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与轮胎配合时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与轮胎配合时定型内胎未充饱满时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与轮胎配合时定型内胎充饱满时的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硬环薄弱部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5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自动贴胶、折弯、扣保持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转换备用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