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和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5798.0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联长;蒲启成;梁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24 | 分类号: | H01H50/24;H01H50/30;H01H5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衔铁 连接 结构 继电器 | ||
1.一种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包括轭铁(2)和与轭铁(2)活动连接的衔铁(1),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2)和衔铁(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活动连接结构,衔铁(1)可沿活动连接结构摆动;还包括轭铁(2)和衔铁(1)上设置的防止衔铁(1)脱落的衔铁防脱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2)为L形,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板(21)和连接板(22),衔铁(1)为板状结构,衔铁(1)垂直连接于连接板(22)的端部,衔铁(1)与固定板(21)平行设置;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凸出设于连接板(22)端部的连接凸起(22a)和衔铁(1)上设置的与连接凸起(22a)活动连接的连接槽(10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防脱结构为衔铁(1)朝向轭铁(2)的一侧侧壁凸出延伸设置的与轭铁(2)连接配合的第一延伸臂(11)和连接板(22)上设置的与第一延伸臂(11)连接配合的第一通孔(221),第一延伸臂(11)斜向上弯折设置,第一延伸臂(11)的端部可插入第一通孔(221)中与第一通孔(221)连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臂(11)为在衔铁(1)上切割后向一侧弯折形成,衔铁(1)上形成切割孔(101);所述第一延伸臂(11)包括与衔铁(1)连接的第一弯折段(111)、端部的第三弯折段(113)和连接第一弯折段(111)与第三弯折段(113)的第二弯折段(112),第一弯折段(111)、第二弯折段(112)和第三弯折段(113)依次朝向衔铁(1)向内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的两侧各设一个连接凸起(22a),所述连接槽(10a)为衔铁(1)两侧设置的缺口槽,衔铁(1)在连接槽(10a)的上方形成向两侧延伸的连接臂(12);所述衔铁防脱结构为每个连接凸起(22a)向内侧凸出设置的卡扣凸起(221a)和卡扣凸起(221a)插入连接槽(10a)后与卡扣凸起(221a)卡扣配合的衔铁(1)的另一侧衔铁侧壁(1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22)的两侧各设一个连接凸起(22a),所述连接槽(10a)为衔铁(1)两侧设置的缺口槽,衔铁(1)在连接槽(10a)的上方形成向两侧延伸的连接臂(12);所述衔铁防脱结构为连接臂(12)的底部向下凸出设置的锥形凸起(121)和连接凸起(22a)的上表面凹陷设置的锥形凹槽(222a)。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防脱结构为衔铁(1)的顶部向轭铁(2)方向延伸的安装臂(13)和固定安装于连接板(22)的上表面与衔铁(1)连接的连接件(3);安装臂(13)与衔铁(1)垂直设置,安装臂(13)上设有连接通孔(131),连接件(3)上凸出设有与连接通孔(131)连接配合的连接件凸起(3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31),连接件本体(31)为板状结构,连接件(3)通过连接件本体(31)与连接板(22)固定连接,连接件本体(31)朝向固定板(21)的一端设有与复位弹簧(4)的一端连接的弹簧挂钩(312),连接件本体(31)的一侧向上凸起延伸设有连接件连接臂(313),连接件连接臂(313)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连接件凸起(311),连接件凸起(311)与连接件本体(31)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防脱结构为衔铁(1)的两侧分别向轭铁(2)延伸设置的第二延伸臂(18)和连接板(22)的两侧边缘设置的与第二延伸臂(18)配合连接的缺口槽(223)。
10.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安装于基座内的轭铁(2)、与轭铁(2)活动连接的衔铁(1)和安装于轭铁(2)下方的电磁线圈(5),衔铁(1)的一端连接有可移动触点(7),基座(10)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可移动触点(7)相对设置的固定触点(6),电磁线圈(5)通电后带动衔铁(1)摆动,从而驱动固定触点(6)和可移动触点(7)的接触和分离,还包括为衔铁(1)复位提供弹力的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衔铁(1)连接;所述轭铁(2)和衔铁(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活动连接结构,衔铁(1)可沿活动连接结构摆动;包括轭铁(2)和衔铁(1)上设置的防止衔铁(1)脱落的衔铁防脱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57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合IQ补偿的信道均衡方法
- 下一篇:磁保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