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的双风路通风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7190.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8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华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世纪蓝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32 | 代理人: | 侯志奇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钢水 连续 测温 传感器 系统 双风路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行业技术领域中的一种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的双风路通风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铁冶炼行业技术领域中的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机构
一般采用该产品可实现中间包钢水温度的连续和准确测量,为实现钢水连铸过程中浇注速度、结晶器调节和二冷区冷却强度的闭环实时控制提供了温度检测的保证,从而有利于提高铸坯的质量和产量;可通过主控计算机记录钢水温度变化连续曲线,为生产过程监控、产品质量及生产事故分析提供温度检测数据;准确连续测量中间包钢水温度,及时掌握钢水温度的变化趋势,杜绝漏钢和冻流事故;准确连续测量中间包钢水温度及掌握变化规律,可从工艺上降低中间包钢水的过热度,降低能耗;可用于监测烘包温度,十分有利于开浇,并能够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操作方便,明显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中间包钢水温度的连续准确测量,对增加连铸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耐材消耗、稳定生产,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并可取得明显的综合效益。现有技术中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的单风路通风箱装置设计比较落后,安全系数较低,系统操作复杂,产品成本较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的双风路通风箱装置一直是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的双风路通风箱装置,该实用新型实现中间包钢水温度的连续测量、烘包温度的连续测量,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测量位置固定,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测量误差和消耗式热电偶的分散性误差,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连续测温系统成本与目前间断式热电偶的实际消耗成本相近,安全系数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的双风路通风箱装置,包括上挂钩、通风箱体、六角头螺栓、平垫圈、门体、门锁、下挂架、铰链、内通风出口标牌、冷却风源进口标牌、内通风源进口标牌、自动通风标牌、冷却风出口标牌、阀门标牌、半圆头铆钉,将上挂钩通过六角头螺栓、平垫圈固定在通风箱体上部,将门体通过铰链固定在通风箱体上,将下挂架通过六角头螺栓、平垫圈固定在通风箱体下部,将门锁安装在门体上,将阀门标牌通过半圆头铆钉固定在通风箱体右侧,将内通风出口标牌通过半圆头铆钉固定在通风箱体左侧,将冷却风源进口标牌、内通风源进口标牌、自动通风标牌、冷却风出口标牌通过半圆头铆钉固定在通风箱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其工作原理是,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采用黑体空腔测温管插入到被测中间包钢水中,底部发出辐射热能,利用专用的测温探头接受测温管底部的红外辐射信号,并将其输送到信号处理器,根据在线黑体空腔理论确定被测物体的实际温度。用于冶金连铸现场中间包内熔融钢水温度的自动、实时、连续、准确测量。双风路通风箱装置与空气输入装置连接,用于安装电磁阀、压力表 、调节阀、手动球阀、通风管路,实现自动通风模式控制。
一种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的双风路通风箱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现中间包钢水温度的连续测量、烘包温度的连续测量,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测量位置固定,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测量误差和消耗式热电偶的分散性误差,系统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连续测温系统成本与目前间断式热电偶的实际消耗成本相近等优点,将广泛的应用于钢铁冶炼行业技术领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K向视图。
图5是图1的G向视图。
图6是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华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华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7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